為持續推行能源教育,協助學校更好地開展明年的『校園節能文化活動』,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今日舉行"能源教育工作坊",與70多名中小學教師交流能源教育的教學方法並現場實驗試範。工作坊由專程從台灣來澳的林宣安老師和本澳的馬漢釗老師主持,除了講授理論知識外,工作坊主要以實作為主,包括能源的轉換、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校園節能文化活動』——能源教育工作坊今日下午假高美士中葡中學舉行,活動由教育暨青年局、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協辦,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支持。主協辦機構今年續辦此項活動,目的是讓參與的老師了解如何有效執行能源教學,能源實驗教學,提昇學生對能源教育的興趣,啟發對善用能源的思考。同時希望通過交流,交換能源教育經驗,彼此促進。 參加今次工作坊的70多名老師來自本澳31間中小學學校,他們都是校內負責能源教育活動相關的老師。工作坊分小學和中學進行,來自台中市立長億高中的林宣安老師,亦為台灣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諮詢輔導教師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老師,負責中學部分講授。林老師在能源教育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曾擔任各縣市自然科研習聘任講師,已主講超過22場。他專長於創意教具製作與教材研發、探究教學及演示實驗融入教學。曾發表教學論文與教具實作專文60餘篇。小學部分則由馬漢釗導師主講,馬為駿思教育資源有限公司營運總監,曾任教青局暑期課程及行政公職局福利會能源相關課程的導師,為本澳學校教師進行與能源教育相關的科普校本課程。 工作坊上,林宣安老師首先與出席的中小學老師分享能源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能源教育的重要性等。隨後他從能源教育融入自然領域的角度,與中學老師深入探討為甚麼要有能源教育?能源教育融入課程與獨立課程的差異,能源教育的授課重點,自然科的教學重點等。又即場試範實作﹕包括向心力實驗、冷次定律、伏打電池(製作化學電池)、金屬燃料電池(利用身邊簡單的物品製作環保電池)、電磁感應(製作法拉第發電機)及簡易喇叭(能量轉換的教學案例)。 小學能源教育工作坊上,馬漢釗導師則試範了"實施實驗教學的課堂秩序與管理"、"電力的來源"、"環保潔淨的再生能源"、"化學電池原理與用途"等實作,目的是讓參與的老師了解如何有效執行能源教學,使學生認識能源的概念,從而珍惜及善用能源。 在逾三小時的工作坊上,教與學互動進行,老師親自動手,現場交流氣氛熱烈,活動有助豐富校園的能源教學活動。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