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新通道工作小組與工程建築業界座談 政府積極創設條件讓更多本地企業參與


特區政府跨部門工作小組日前向本澳工程建築範疇的六個商會及專業團體介紹粵澳新通道項目,聽取業界意見。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強調項目規模大、層面廣、協調性強、涉及法律多,屬一項政治性複雜項目,因此須透過粵澳合作方式共同開展,但一系列的本地建設,將積極創設條件讓本地工程建築企業及專業人士參與,共同為建設澳門而努力。 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黃振東、建設發展辦公室主任陳漢傑、土地工務運輸局副局長劉振滄等,日前向澳門建築置業商會、澳門工程師學會、澳門建築師協會、澳門建造商會、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及澳門工程顧問商會介紹粵澳新通道項目。劉仕堯指出,粵澳新通道項目不僅是一項工程,其範圍跨越粵澳兩地,當中的建設及管理涉及口岸邊檢設施、跨境河川整治等,整體規模大、層面廣、協調性強、涉及多項法律,其複雜難度不能與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工程直接比較,尤其是部份通關設施位於珠澳兩地邊界範圍的鴨涌河上方,屬內地邊防部門管理範圍,因此須透過《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模式,由雙方共同開展項目。 為全面落實新通道相關工作,粵澳兩地政府已經簽署《粵澳新通道項目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簽署後,澳方負責將項目方案上報中央政府,爭取中央政府在項目定位、通關政策等方面予以批准和支持。同時,透過建設新通道項目,粵澳雙方將爭取新的通關模式,方便兩地居民來往。因此新通道設施必須一體性,不能分割,以配合便利通關模式的目的。劉仕堯指出,整個項目中的社會設施,如公屋群、公交樞紐、輕軌站、公共服務大樓及經濟型酒店等的建設,將由政府透過公開招標方式積極創造更多條件,讓本地企業參與,共享成果。 劉仕堯指出,新通道項目對粵澳雙方皆有重大意義,特別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下的一個先行先試項目,為日後雙方在更廣更深的合作建立良好基礎。近年,透過粵澳合作模式下,兩地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機制,逐步解決了本澳多項民生問題。因此,新通道項目具有長遠發展的重要意義。 會上,業界關注參與建設新通道項目的細節,希望政府加強扶持本地工程業界,進一步擴大政府與業界溝通會晤機制,適時通報各項大型公共工程推出進程,創造條件讓本地業界參與建設。跨部門工作小組成員對此逐一回應,並表示特區政府一直支持本地工程建築業界參與公共工程,近年除了在優化招標條件上,並創設機會讓本地業界吸納國際最新的施工技術,提升施工水平。 工作小組希望透過粵澳新通道這個粵澳合作項目,為本地工程建築業界及專業人士創造最大的參與條件,因此構想方案中參與對象可分為設計、建築、監理等相關領域,並在招標過程中要求施工單位優先聘用本地工人為原則;同時藉此培訓更多本地專業技術人員,以配合未來澳門的大型建設。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