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4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該期的論文欄目為“紀念鄭觀應誕辰180周年”,共收錄10篇文章,薛賀文的〈鄭觀應與近代中國領事的設立和管理〉認為,鄭觀應領事思想包括重視使節之職、完善領事管理與培養外交人才等;李政陽的〈甲午戰爭前後鄭觀應的日本觀〉討論了鄭觀應“師日”、“防日”和“抗日”以及“聯日”主張的形成與變化;郭淦在〈鄭觀應的鐵路觀及其在粵漢鐵路的實踐〉中指出,鄭觀應的鐵路觀主要體現在鐵路對國家之安全及發展具重要意義,鐵路路權必須為國家所有;毛禹霖的〈論鄭觀應水利思想的主要內涵和時代特徵〉系統揭示了鄭觀應因地制宜發展水利以自強求富的思想;艾希、劉丹漫的〈鄭觀應與張之洞的海南經略異同〉認為,與張之洞比較,鄭觀應經略海南的科學性、超前性以及策略性更為顯著;劉茜的〈“天下”與“家國”——鄭觀應詩歌中的世界眼光與國族意識〉肯定了鄭觀應詩歌的愛國思想及其史料價值;鄧麗嬋的〈從鄭觀應的時政詩考察其愛國及現代化思想〉認為,鄭觀應的時政詩內容豐富,藝術地呈現了試圖通過改革以實現現代化的強烈願望;楊格的〈鄭觀應的衛生觀——以《中外衛生要旨》為中心〉認為,鄭觀應在傳統養生理論和實踐基礎上,所著《中外衛生要旨》以闡釋和傳播了新的“衛生”觀念與知識;潘小童的〈傅蘭雅對鄭觀應西學思想的影響〉對鄭觀應早年就讀於傅蘭雅開辦的英華書館的情況進行探析,論述了傅蘭雅對鄭觀應後期西學觀念和教育理念形成的影響;李孜的〈鄭觀應與李提摩太關係考述〉認為,鄭、李二人因投身賑務相識,因謀求變革相知,在變法的道路上既有合作也有分歧。
“學術筆記”有湯開建的〈新發現的十種重要的明清澳門漢文歷史文獻檔案〉,新史料的發現和討論將有助澳門歷史研究的深入推進;“政策研究”雷梓峰和李振國的〈澳門婦女養老問題及政策建議〉,為澳門的養老問題提供了對策建議。
此外,“學術動態”公佈了第六屆“澳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優秀成果評奬”的得奬結果。第104期《澳門研究》定價80澳門元,現於全澳各大書店均有代售,該期的電子檔亦已同時上載至澳門基金會澳門虛擬圖書館網站(https://www.macaudata.mo),歡迎讀者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