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發掘舊城區的文化底蘊,保育及活化具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物,提升城市空間與環境吸引力,規劃部門開展了亞婆井及鄭家大屋周邊城巿空間活化策略研究,以居民對舊區重整工作的訴求及社區現有特色資源為基礎,通過串連、整合及活化區內具文化潛力的建築及空間資源,增加世遺路線的本土生活紋理及豐富路線周邊的軟硬件資源,促進文化創意多元產業,同時改善社區公共空間品質,提高居民生活質素。 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今日舉行平常會議,委員會聽取規劃部門介紹亞婆井及鄭家大屋周邊城巿活化策略研究、路環舊市區荔枝碗規劃研究。 西望洋山、媽閣、下環及內港一帶擁有豐富的空間文化資源,區內既有媽閣廟、鄭家大屋、港務局大樓及亞婆井前地等重要歷史建築,也有下環街區的社區圍里建築、內港碼頭一帶的拱廊及柱廊等特色建築,並有著與珠海十字門水道一河兩岸的區位優勢。另一方面,根據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所進行的司打口區、下環街區、媽閣街區及高樓街區居民現狀調查數據結果,超過一半受訪居民較支持整建修復及街道美化此兩個重整模式。 經分析上述地區的區域文化價值、城市空間結構、旅遊資源及發展機遇後,規劃部門以居民訴求及社區現有資源為基礎,開展了亞婆井及鄭家大屋周邊城巿活化策略研究。研究提出整合連結區內的社區資源及旅遊資源、保護及活化區內具文化價值和具潛力的建築物及空間、優化社區公共空間及設施,並按照區內特色及各自優勢劃為四個功能分區,分別為:竹仔室炮台至西望洋山、亞婆井前地周邊地區、太和巷和下環街、光復圍至內港碼頭區。 研究希望通過完善世遺路徑東西軸空間連接,加強新城與內港行人連繫,同時增加世遺路線的本土生活紋理及豐富路線周邊的軟硬件資源,促進社區的文化創意與多元產業、優化社區的環境品質及公共設施。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