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落實現代民防模式,提升本澳應對颱風的應急處突能力,民防架構於今(26)日舉行代號“水晶魚2025”年度民防颱風演習,演習由政府部門、學校、社團機構以及市民共同參與,目的是透過年度大型民防演習,不斷提升社會各界與民防架構協同應對災害的整體能力,同時加強市民大眾對自然災害預防的重視和自救互救能力。演習由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主持,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澳門海關關長何浩瀚,聯同各民防架構部門的領導及主管代表共同參與;是次演習亦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邵春貴參謀長出席,評估本澳防災救災各項工作環節並提供意見。
是次演習模擬本澳受超強颱風“水晶魚2025”正面吹襲,地球物理氣象局一度發出十號風球及黑色風暴潮警告信號,預料低窪地區將出現嚴重水浸,需執行“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專項應變計劃”,由澳門海關、治安警察局、司法警察局、消防局以及澳門保安部隊高等學校組成的撤離隊伍,聯同市民共同開展撤離演練,讓市民熟悉疏散撤離的方式和路線。
演習歷時4小時15分,共模擬了40項颱風期間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當中包括:高點廣播系統和民防行動中心系統出現故障、需撤離住戶被困、高壓變電站事故停電、工程船輪機房起火、大型環保斗和地盤組合屋被強風吹倒阻塞街道等,藉以多方位檢視各部門的應急預案、信息傳遞和聯動機制的執行成效,加強本澳應急處突的協同能力。演習還模擬透過社區民防聯絡機制通知社團機構,以及組織民防志願者提供災後社區復原工作,提升社會應對災害的綜合響應效能。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於總結時表示,演習過程整體流暢,感謝各民防架構成員的積極投入,為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做了大量的準備。然而,面對可能出現的各類極端天氣,需考慮更多複雜嚴峻的條件及情景,才能切實有效保障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架構成員要繼續努力,儘快檢討演練中的不足之處,為修訂專項應變計劃提供意見,最大程度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和損失。同時,感謝駐澳部隊長期以來對民防工作的支持和幫助,以及廣大市民、社團和機構的踴躍參與,體現了社會各界面對自然災害時的高度凝聚力;亦感謝傳媒機構的配合,將民防工作相關資訊精準地向公眾發佈,有效提升公眾對防災減災工作的認知和理解。
是次演習參與成員除各民防架構成員外,亦包括47個民間團體及全澳非高等教育學校,參與總人數2486人(當中包括民防志願者31名;市民385名),涉及總疏散撤離戶數4588戶。在此鳴謝有關的社會團體、學校及機構的參與(排名不分先後),包括﹕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民众建澳聯盟、澳門志願者總會、澳門物業管理業商會、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澳門社會民生促進會、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澳門建造商會、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中國建築工程(澳門)有限公司、澳門歸僑總會、十月初五街區坊眾互助會、新口岸區坊眾聯誼會、澳門新馬路坊眾互助會、板樟堂營地街區坊眾互助會、澳門果欄六街區坊眾互助會、澳門水荷雀坊眾互助會、下環區坊眾互助會、漁民互助會、澳門遠洋漁業發展暨船東協會、澳門南灣西灣街區坊眾互助會、澳門內港碼頭區域聯誼會、澳門供應商聯合會、澳門不動產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協會、澳門中小型餐飲業商會、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澳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社會服務處、澳門明愛、澳門物業管理專業人員協會、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澳門福隆區坊眾互助會、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澳門草堆六街區坊眾互助慈善會、街坊總會海傍區老人中心、路環居民聯誼會、利瑪竇中學、廣大中學、澳門培正中學、慈幼中學、澳門理工大學、A3連接橋工程承建商A3連接橋工程監理、內港三期工程承建商內港三期工程監理、港灣大酒店、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城市燃氣有限公司、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澳門清潔專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