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增進民生福祉 立足長遠發展


行政長官崔世安今(13)日在立法會發表題為「增進民生福祉৘ﳯ,立足長遠發展」的2013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具體措施包括:構建施政長效機制,共建共享發展成果;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強化政府運作機制,提升公共行政效能。
行政長官首先回顧了2012年施政報告,他表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廣大居民共同努力,實現了經濟的穩定增長和適度多元,正朝着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進發;同時,特區政府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全力優化民生領域的各項政策措施,讓社會各階層都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提升生活素質,整體社會得以保持和諧穩定、持續發展的局面。
指出,政制發展是2012年施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澳門特區2014年行政長官產生辦法修正案,對2013年立法會產生辦法修正案予以備案後,澳門接着完成了本地相關的立法工作,政制發展向前邁進了堅實的一步。
崔世安在介紹2013年的施政重點時指出,特區政府努力不懈地構建施政長效機制,以實現民生綜合水平的持續提高。在促進整體經濟平穩發展,確保資源穩健投入的基礎上,加強建設具規範性、穩定性、長期性相配套的制度體系,結合適時的補充措施,穩步推動施政長效機制的各項建設。
在社會保障長效機制方面,特區政府着重建設多種支柱、多層體系的福利架構。在社會保障基金方面,初步建成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為確保社保制度在未來一段時間的運作,已計劃在未來4年將合共注資370億元。在鞏固長期養老保障方面,目前,近九成60歲以上有供款並符合申領資格的人士已領取養老金;將全面評估社保制度的財政結構,探討調升供款金額的方案,以及增加政府注資的安排,建議明年調升養老金金額至3,000元。
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建立短、中、長期相配合的經濟、生活和教育援助制度,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目前最低維生指數已調升至3,360元,明年1月將按上述機制再作調整。為加快改善社會設施的條件,預計2013年至2015年共有43間社會服務設施投入運作,預算約9.1億元,包括有兒童、青年、長者、家庭及社區、戒毒等範疇。同時,已計劃在新填海區預留土地,建設相關的社會設施。
在住屋保障長效機制方面,崔世安指出,特區政府堅持「居有其所,安居樂業」的方針,高度重視居民的基本住屋需求,設立短、中期工作目標,並從長遠規劃上保持公共房屋與私人市場間的平衡,通過經濟房屋、社會房屋及私人房屋三方面配合,回應不同階層居民的住屋訴求。
在短期措施方面,特區政府按計劃完成萬九公屋項目,輪候家團正陸續上樓,並着重完善新落成公屋周邊的社會設施和交通設施配套。明年首季度,將重新啟動經屋和社屋的輪候申請。政府調整經屋申請的收入上限,使經屋的申請條件可覆蓋全澳八成居民;在中期措施方面,萬九後公屋項目的規劃工作已全面展開,除已公佈的6,300多個公屋單位的規劃外,政府還會繼續撥出土地儲備興建公屋;建立定期的社會房屋接受申請機制,並設定輪候期。政府現時已就五幅填海區中的A區展開招標工作,預計將於2015年完成填海造地工程,面積為137.8公頃,並已預留土地儲備興建公屋;面積為60公頃的E區也將於明年初展開招標程序。在充分考慮社會上對以「澳人澳地」概念興建房屋的意見;長遠來説,政府將會在五幅填海區預留一定的土地儲備興建面向澳門居民的房屋,提供更多置業選擇讓居民安居樂業。
對於教育發展,崔世安表示,政府每年的財政預算優先保障非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2013年預算約52.5億元,按年增加超過26%;教育發展基金預算約7億元,按年增加25.7%;學生福利基金預算約4.4億元,按年增加35.2%。為協助居民就讀大專或以上課程,放寬貸學金申請限制並增加名額至4,500名;調升貸學金及獎學金最高至4,500/月,調升特別助學金最高至5,400/月;構建人才資料庫,已完成收集升讀高等院校澳門居民的資料,可對人才需求估算及人資政策提供參考。
在醫療方面,政府確立「妥善醫療,預防優先」的衛生政策,繼續加大醫療衛生資源的投入,健全制度建設,完善醫療衛生設施,不斷優化基礎衛生護理和專科醫療系統。目前全澳居民享有免費初級衛生保健網絡服務,80%以上的公立醫院病人免費享有專科診治及康復護理;長期資助13家非牟利醫療服務機構,受資助名額每年約50萬人次;投入百億元實施《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2020年前建立更有效的醫療體系。
行政長官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高度關注通脹對廣大居民,尤其是弱勢群體生活素質的影響。因此,在促進長期性的制度有效運作的同時,強化適時應急補充措施的配合作用,以保障民生福祉。政府根據2012年的財政狀況,建議明年向中央儲蓄戶口額外注資6,000元,以進一步落實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同時,建議明年的現金分享計劃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8,000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4,800元。此外,特區政府建議在2013年將敬老金調升至6,600元;延長短期食物補助計劃的援助期限,由6週延長至8週,加強對弱勢社群的援助;繼續向有困難家庭發放經濟援助金,建議明年對現有援助金受益家庭發放多一次全數援助金;延續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和特別生活津貼;政府繼續實施社屋住戶豁免全年租金;繼續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繼續對合資格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每月補貼至4,400元;建議在新學年適度調升津貼金額,向每名中、小學生發放的金額由1,900元調升至2,400元,向每名幼兒教育階段學生發放金額由1,500元調升至2,000元;繼續對在本澳及外地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本澳學生,發放學習用品津貼,建議金額由2,000元調升至3,000元;繼續向年滿15歲的本澳居民每人提供上限為5,000元的進修資助,並對計劃作全面總結;建議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醫療券,並將金額由500元調升至600元,繼續實施住宅單位電費補貼,每一居住單位每月200元;預計實施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特區政府將支出約97.73億元。
崔世安表示,在新的一年,稅費減免措施包括:減收全體就業居民職業稅的幅度由25%提高至30%,免稅額為144,000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及銀行手續印花稅;各商戶免納廣告牌照稅,各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澳門居民免收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收益豁免額繼續由32,000元增至200,000元;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的印花稅;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購買不動產,可獲豁免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僅限於居住單位)。
特區政府在上述稅費減免措施的基礎上,建議向承擔納稅義務的澳門居民額外退還本年度已繳納職業稅的60%,退稅上限為12,000元,以減輕中等收入階層的負擔。居民將會在2014年收到上述的退稅款項。
崔世安指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發展定位符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政府將繼續監察和調控博彩業發展速度,積極支持綜合旅遊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鞏固現有客源,積極發展有潛質的市場,繼續推動「一程多站」旅遊路線和旅遊產品的多元化;加大力度推動扶持產業的成長;扶助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新的一年,我們將配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的深化落實,以更加前瞻而務實的態度,積極參與區域合作,結合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有序建設,致力完善民生,推動區域的優勢互補。
在強化政府運作機制和提升公共行政效能方面,行政長官表示,明年將建立政府績效治理制度,把部門的執行力和執行效果、對既定政策是否有具體且有效的行動回應、政策是否達到目標,作為評估績效的重要指標,首先開始實行領導官員的績效評審制度,促進和增強公務人員的責任感、服務意識和職業倫理修養,目的在於從制度上提升政府的施政效能。 崔世安在總結時指出,澳門發展藍圖正穩步落實,特區建設邁向持續發展的階段。落實長遠發展藍圖、促進民生持續改善,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全面執行《澳門基本法》;必須始終秉持「以人為本」、科學决策、廉潔奉公的施政理念;必須求真務實,居安思危,尊重客觀發展規律,尊重廣大居民嚮往安居樂業的意願。特區政府繼續把改善民生,作為施政的重要安排。對於居民關心的事務,會高度重視、積極處理;對於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會勇於面對,妥善解決。特區政府不但積極提升短期惠民政策的成效,而且努力建設施政長效機制;要與廣大居民一道,弘揚顧全大局的精神,堅定務實奮進的意志,勤於思考、勇於付出,共同推進「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