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特區政府二○一三年的施政重點(第五部分)


(三)優化城市環境,齊享優質生活
隨着經濟社會穩步發展,我們必須增強本澳人口的綜合實力,更要注重發揮本澳人才的優勢,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增進居民福祉的協調。為配合發展藍圖的實施,政府人口政策的整體思路是提升人口素質、優化人口結構、增強人力資源整體實力和構建優質生活,最終達至澳門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綜合分析2011人口普查結果及進行專項研究後,政策研究室已展開了人口政策框架的諮詢工作。我們將整理和總結各界人士的意見,審慎穩妥地訂定符合澳門發展所需的人口政策。 澳門歷史城區見證了四百多年的中西文明交流史,風格獨特的世界文化遺產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財富。為進一步發掘本土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政府積極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遺產保護法》已提交立法會審議,以更好地保育和活化歷史建築。政府將加強文化傳承教育和文化設施建設,培養文化人才;結合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蘊,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創意活動,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土生葡人和旅居澳門的葡人長期為澳門的發展作出努力和貢獻,我們將繼續發揚族群和諧的優良傳統,共同推進社會的進步。
特區政府一直把增強居民體質作為發展體育事業的核心任務。根據追蹤監測結果,近年來居民的體質總體水平有所提高,但幼兒、兒童和青少年體質的總體水平略有下降。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將在現有的基礎上積極擴展大眾體育活動的規模,大力推廣親子體育活動,鼓勵學校把體育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繼續優化體育設施管理的運作模式,並培養本地有潛質的運動員。
《食品安全法》已提交立法會進行審議。食品安全中心首階段的籌設工作已經完成,我們將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控和管理,並強化與粵澳在食安方面的聯繫與溝通。
綜觀世界不同城市的發展趨勢,伴隨着社會進步和經濟增長,各類型機動車輛迅速增加,道路交通的承載壓力日益增大,進而衍生出環境污染、交通擠塞等問題。有效的集體運輸系統是緩解道路需求的最佳途徑,有助縮短居民的出行時間,有助釋放更多土地資源,以建設公共房屋和綠色生活空間。
輕軌是集體運輸的核心,我們高度重視其專業技術和質量安全,認真聽取廣大居民的意見,使本澳的集體運輸系統真正達至服務居民和解決交通問題的目標。巴士是大部分居民主要的交通工具,我們明白,新巴士服務模式與居民的出行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新的一年,政府將重點在行車安全、巴士班次和服務素質等方面加以完善,並持續優化各區的道路網絡,以適應城市的交通發展。
對外交通方面,將持續加強本澳的海、陸、空口岸對接功能,紓緩日益增加的人流壓力。新氹仔客運碼頭將於明年落成並進行整體的試營運工作,預計最快可於2014年上半年開放予公眾使用。民航方面,政府將根據《澳門國際機場整體發展規劃》的研究結果,逐步落實規劃,為居民和旅客提供更便利的對外交通服務。
特區政府將不斷完善市政建設及管理的工作,積極解決水浸問題,明年將分別在新橋區、筷子基北灣及氹仔城區興建雨水泵站及改善下水道,加強排洪能力。
特區政府重視《新城區總體規劃》方案諮詢所收集的意見,在此基礎上,將逐步進行公共房屋、社區設施、綠化環境等規劃的工作,最終希望能擴大城市生活空間,優化人居環境,以提升居民的綜合生活素質。
環境保護是全球面對的大課題。政府積極配合國家制定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有序落實各項環保立法和建設的工作。持續完善"環保與節能基金"的運作,把資助對象擴展至學校,加強在社區的宣傳推廣,進一步發揮基金的效益。為推廣使用環保車輛,我們已制訂了《進口新汽車應遵守的尾氣排放標準的規定》行政法規,明年將制訂關於汰換高污染車輛的資助計劃,分階段淘汰高污染車輛,預計資助金額約4億元。同時,計劃在氹仔引入本澳首條試驗性質的純電動巴士路線。此外,政府將落實在路環污水處理廠籌建再生水廠,積極拓展和開發再生水源,並計劃進一步優化澳門半島污水處理廠,以及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中央收集站。
目前,澳門整體治安環境相對穩定。因應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政府將進一步強化保安範疇的人力資源,推進科技強警,優化内部管理,促進警民關係,完善應變計劃,防範及打擊罪案,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
科學普及是提升居民個人素質和競爭力的重要基石。特區政府將不斷加強科學普及的力度,提高居民的科學素養,孕育高新技術服務業人才的成長。
政府將一方面加強監測電信網絡運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按實際情況逐步開放電信市場及完善規管機制,並對《收費電視地面服務特許合同》進行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