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再新增3名登革熱本地病例 衛生局呼籲巿民繼續高度防備


衛生局證實再接獲3名新增登革熱本地病例報告。包括之前的11例病例,本澳至今已累積錄得14例登革熱確診病例。 其中一例新增的病例為26歲男性,居於黑沙環看台街樂富新村樂德樓,於9月26日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關節痛,10月1日全身及四肢出疹,28日於鏡湖醫院住院治療,另一例為60歲男性,居住黑沙環祐漢新邨第二街勝意樓,於9月27日出現發熱、關節痛、腹瀉,29日於鏡湖醫院住院治療,3名病例10月4日經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檢測為登革熱IgM抗體陽性。二患者發病前2星期沒有外地旅遊史,列為本地感染病例。 第三例病例為65歲男性,居於大炮台斜巷華輝大廈,9月28出現雙下肢皮疹、無發熱或關節痛,28日到鏡湖醫院皮膚科診治,PCR檢測結果顯示該病例感染的II型登革熱,和其他兩個疫點感染病例的I 型不同,故並非由其他疫點擴散而來。該患者發病前曾到珠海拱北活動幾小時,尚未能確定其在何處感染。 經對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本澳目前出現的登革熱I型病毒和柬埔寨流行的I型病毒十分接近,而今年柬埔寨已錄得登革熱病例已達3萬,超過去2年全年平均值的2倍,並至少有127病人死亡。東南亞其他各國的登革熱疫情亦十分嚴重,如新加坡今年錄得的病例已超過3000例,菲律賓則病例已超過8萬例,死亡超過500人。本澳目前確診的14例登革熱病例,10例集中在黑沙環關閘一帶,3例集中在文第士街一帶,新增的一例則居於中區,顯示疫情已逐擴散,情況頗為嚴峻。衛生局除將繼續聯同各政府部門和團體持續各項防控工作外,再次呼籲全體巿民,注意至少每周清洗栽種植物的花瓶、避免花盆底或其他容器積水,並使用驅蚊劑等保護自己免被蚊叮咬。 登革熱通過白紋伊蚊叮咬有症狀或無症狀的感染者傳播。白紋伊蚊的壽命長達30天,帶病毒的白紋伊蚊在生存期間會不斷叮人傳播登革熱病毒。衛生局強調,雖然大部分登革熱病人症狀不嚴重,但仍有部分病人出現嚴重出血,甚至休克、死亡的情況,居民切勿輕視。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