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海上瓷路》展下周日最後


由廣東省文化廳、香港民政事務局、澳門文化局聯合主辦,廣東省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澳門博物館共同籌劃的《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大型專題展覽,將於下周日(十月七日)結束,隨後移師粵、港兩地巡展,澳門博物館十月一日至二日國慶假期均向公眾免費開放,歡迎居民及遊客把握機會參觀。 《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蘊涵豐富的中國陶瓷和歷史知識,自五月二十六日公開展覽以來,吸引愛好陶瓷和了解相關歷史的居民和遊客前來參觀,不少學校及團體亦組織參觀,至今參觀人數超過七萬八千人次。從展覽所設的三個主題中,觀眾可以目睹一百八十件珍貴的陶瓷文物原件和圖片,了解東漢到清代近兩千年的陶瓷外銷珍品、陶瓷燒製及生產過程,以及廣州、澳門、香港在不同歷史時期,在海上瓷器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在中國瓷器的影響之下,不少國家(包括歐亞各國)先後掌握製瓷技術,生產出具獨特風格和韻味的瓷器製品。 展覽另一主題是展出宋代"南海一號"部分出水文物,以及近期在廣東省南澳島附近考古出水的"南海一號"明代沉船古代瓷器,而"南海一號"的出水瓷器首次通過該展覽向公眾展出。展覽中兩段水下考古的現場片段讓觀眾身歷其境,了解水下考古的險與樂。展場還播放博物館分別在江西省景德鎮及浙江省龍泉市拍攝和製作的景德鎮青花瓷、龍泉青瓷的生產過程的紀錄片,以及展出古窯模型,呈現當地古窰遺跡及古代陶瓷生產的過程。 該展覽特別製作之圖錄《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經已出版,內容圖文並茂介紹展覽的部分珍貴陶瓷文物展品和海上瓷路的歷史,並附有三篇論文,以助參觀者對展覽的深度了解。此外,博物館特別出品以陶瓷為主題的紀念品,於博物館禮品店、觀音蓮花苑、文化會館及葡文書局有售。 為方便各界人士前來參觀,澳門博物館於夏令期提早半小時開館,開放時間為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五時三十分停止售票),逢周一休館,《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結束後,博物館將恢復上午十時開館。本澳居民可於周日憑身份證或學生證免費入場參觀。博物館於十月一日至二日國慶假期均向公眾免費開放,有關詳情可在辦公時間致電二八三五七九一一查詢,或瀏覽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