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務局組織參與的"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於八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順利舉行。澳門的優秀法律學生代表團在走進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活動中獲得豐碩的成果;了解到祖國的政治制度及法律體系的發展,深化了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增進了愛國意識,以及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做新時代法律人的使命感,可謂滿載而歸。 "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是由中國法學會、共青團中央共同主辦的"愛祖國、學法律、創和諧"青少年大型普法系列活動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得到司法部和教育部支持,目的是加強澳門與內地青年在法律領域的聯繫與交流,讓澳門的優秀青年法律學生親身感受祖國法治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發展,以及加深其對內地法律制度的了解。 "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的澳門代表團一行三十五人,由法務局法律推廣廳廳長羅靜萍率領,團員包括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法學院助理教授邱庭彪和王凌光,以及兩所學院的三十名優秀學生等。同學們都很珍惜本次的交流機會,努力通過在北京和山東的參觀和交流活動,深入了解祖國的發展,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及豐富人生閱歷。 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交流周啟動儀式 代表團參觀訪問了中國最高權力機關的全國人大,並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2012年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啟動儀式",以及得到了全國政協原副主席羅豪才、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劉颺、司法部副部長張蘇軍、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華建的會見。之後,聽取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李林講解中國的法律體系和法治文化,讓同學們加深了對中國法律的瞭解。 何沛晶同學對在人民大會堂的學習就有這樣的感想:"在本次交流的開幕式的嘉賓講話中,了解到中華法系源遠流長的歷史和中國特式社會主義法系的特點,以及一國兩制的主要內容,對學習法律以及比較內地與澳門的法律體制的不同有莫大的裨益。" 訪問最高人民法院和檢察院獲益良多 代表團亦參觀訪問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奚曉明、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童建明等領導的接見,隨後代表團還與兩院的領導進行了座談交流,學生們獲益良多。陳日純同學在最高人民法院前就有所感悟:"站在全國最高人民法院門口,仰望著兩旁石碑上的天秤,感受著它所代表的公正的審判,而在進門後所看到的『灋』的雕像── 中國傳說中的斷案神獸。天秤、神獸都帶給我們一個訊息,就是法院是以絕對公平、公正的心去審理每一件案件,為人民服務。"馮銘恩同學在感想中寫到:"席間提及到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港、澳廉政公署的合作,可見一個國家法律體制和社會的穩定,並不是單憑一方面來維持,而是需要各方面共同的司法交流和合作。對此,作為一個法律學子,我也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發揮力量,不僅為澳門的法律體制,同時也為各地之間的合作交流作出自己的貢獻!" 在山東開展法律到文化的交流 澳門代表團之後前往山東參觀訪問,參加了在山東大學舉辦的論壇,就"法律人的職業道德及文化修養"的主題內容,與來自香港和山東大學的同學開展研討,進行了很好的交流,讓他們深深明白到做新時代法律人的意義。梅靜霏同學就提到:"或許,職業道德的主題對於學生而言還不是那麼貼身,不是課堂的學習重點,但我認為法律人道德的培養對於法律所具有的公平公正性尤其重要,社會的公義在於法律規範的公正,更在於法律人的道德品格。" 之後代表團參觀了泰山、孔廟、孔府,澳門學生可深入地了解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曾在論壇上發言的程春曉同學對孔文化有深刻的感語:"山東省作為孔子之鄉,人文氛圍濃厚;山東大學教授對中華法系的研究,對中國法律文化的見解更是對我們有著全新的啟迪,即使一句"溫故而知新",亦代表了法律上"判例法"的形式與精神,確實令我們受益匪淺。" 交流了解歷史促進友誼 代表團還參觀了鐵道遊擊隊紀念園、台兒莊大戰紀念館等,深入認識中國的歷史和發展過程。黃穎欣同學表示:"今次親眼目睹戰後所遺留下來的一切,了解到這場大戰背後的意義時,確實以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而感到自豪。他們的團結、堅持與勇氣令我無比敬佩。身為法律系的學生,除勤奮好學外,我們也應該好好學習這份精神,因為在取得公平正義的道路上往住須要面對重重障礙,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像英勇的將士們般堅持自己的信念,直至到達公正的大門。" 考察活動加強了澳門、香港和山東同學的法律交流。郭詠荷在活動中體會到:"法律交流,除了知識的盛宴,更加是友誼的根植,我想,它正在一周的時間裡生根發芽,定將在隨後開花結果,一直伴隨我們!"梁樹源同學亦感悟極深:"山東大學老教授舉例說:『如果一個審判員從沒結過婚,他又如何去調解別人的離婚案呢?』這給了我很大的啓發,如果我們只專注在學習知識上,沒有人生豐富的閱歷,那豈不是等於紙上談兵,能看不能用。"可見,交流活動擴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拓展了同學們的思路,更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做新時代法律人的使命感,可謂獲益良多。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