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交諮會討論巴士服務價格調整機制


交通諮詢委員會日前召開特別會議,聽取交通事務局介紹巴士服務費調整機制及「交通資訊站」流動設備應用程式(簡稱Apps)之相關情況,多名委員關注是次巴士服務價格調整的依據和計算方法,又認為相關的審批程序欠缺透明度,令社會出現更大反差。交通事務局回應時指出,行政長官已責成局方把是次調整服務費的審批流程向大眾說明,並承諾日後將加強審批透明度,希望交諮會亦能在這方面提出意見,集思廣益,完善相關機制。 交通事務局於7月5日舉行講解會,邀請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三間巴士公司代表出席,講解關於巴士服務費調整機制及「交通資訊站」之相關情況。局方代表在會上介紹時指出,交通事務局於2009年9月以取得服務形式為「澳門道路集體客運公共服務」作公開招標,並把全澳巴士路線分為五個標段作服務判給,考慮到是次採購服務年期橫跨七年,當中涉及不同的經濟周期如通脹或通縮等,有可能為營運成本起著不同程度的變化,為能按客觀經濟情況如實反映,故在招標案卷內已訂立相應機制,依據主要影響巴士公司營運成本的若干客觀指數,包括:澳門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陸路運輸業全職有薪酬僱員的平均薪酬(基本薪酬)及車用輕柴油平均定價,透過公式合理調節。 在調整服務費的同時,交通事務局更為重視巴士服務質素的提升,已責成巴士公司從優化班次、提升行車安全、設備及加強人員素質等方面做好巴士服務,回應市民對巴士服務的訴求。而三間巴士公司亦已各自提出優化計劃,交通事務局將在今年內訂定及推行"巴士服務評鑑制度"、成立"巴士之友"、推出優質巴士司機選舉和相關的獎勵計劃、安排專業培訓課程等,全力提升巴士服務。會上,三間巴士公司的代表亦逐一簡述了其公司優化計劃,包括優化設備、安全服務、培訓和質量管理等範疇之工作等。 有委員認為,政府在是次調整巴士服務價格的審批過程中缺乏透明度,加上市民對巴士服務的滿意度低,令社會難以接受,又質疑巴士公司是否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符合調整服務價格的公式中三項指數有所上升便可獲得接納?又有委員認為,三間巴士公司提出的優化方案並未完全符合市民期望,建議必須深化相關內容,同時應訂定明確的奬懲機制,以責成巴士公司改善公交安全及服務水準,回應市民訴求。 交通事務局局長汪雲表示,明白到公眾的期望,並重申政府無意隱瞞有關巴士服務費調整事宜,對於是次服務費的調整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行政長官已責成局方把相關審批流程向公眾作出說明,並要加強日後相關資訊發放的透明度。
為進一步回應社會對調整巴士服務費的意見,交通事務局會認真檢討調整服務費的程序,期望在不違背合同原則的情況下,能引入機制讓公眾得到知情權和參與權,就這方面,希望交諮委亦能提出意見,以集思廣益,讓局方能完善相關制度。另外,局方將繼續嚴格敦促巴士公司落實優化方案,以切實回應市民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