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粵港澳三地簽署《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

粵港澳三地簽署《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

2024年6月14日,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簽署《粵港澳應急管理合作暨大灣區應急救援行動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在國家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徐加愛、國務院港澳辦室務會成員向斌、廣東省常務副省長張虎、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澳門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共同見證下,分別由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王再華、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及澳門警察總局局長梁文昌代表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

根據協議內容,粵港澳三地建立合作協調機制,在共同應對粵港澳大灣區突發事件、應急資訊共享、應急理論研究與技術開發、應急人才培訓和交流,以及平台互聯互通等方面全面加強合作。

黃少澤司長致辭時表示,近年來澳門民防應急工作模式出現了較大的轉變。在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組的指導下,逐漸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多元參與和市民積極配合”的現代民防模式,實現運用社會綜合力量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目標。然而,澳門地方小,資源有限,在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時,有必要借助國家和鄰近地區的資源,以達到最好的應對效果。本次協議的簽署,意義非常重大,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應急合作再邁上一個新的台階。相信有關合作能充分發揮各方優勢,實現大灣區應急資源共享,進一步提升大灣區應急處置及保障能力,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安全保障。

陳國基司長表示隨着全球氣候變化加劇,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越來越頻繁。大灣區是“典型的氣候脆弱區”,容易受到颱風、暴雨等影響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強化大灣區的應急管理合作非常重要。粵港澳三地政府透過簽署協議,可進一步推動大灣區的應急管理發展和救援工作。希望三地政府共同做好超前部署,完善大灣區的跨境應急救援機制,發揮三地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加強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保障三地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張虎常務副省長表示多年來廣東與港澳開展了務實高效的合作,圍繞應急管理信息共享、理論研究、科技攻關、人才交流、平台建設等領域,共同推進區域內應急管理合作,攜手應對突發事件,取得積極成效。當前,廣東正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把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廣東將以協議簽署為契機,攜手港澳,進一步推進應急管理領域合作,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徐加愛副部長表示粵港澳三地簽署協議,是落實習近平主席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的具體舉措,對於加強區域應急救援合作、提升三地災害事故應對處置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粵港澳三地以協議簽署為契機,加強區域應急協調聯動。應急管理部將一如既往支持粵港澳三地應急管理工作,持續鞏固拓展務實合作成果,不斷推動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應急管理能力水平。

出席儀式中央部委人員還有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專員范朝暉、國務院港澳辦五局二處處長李新宇等。粵方代表團成員有省港澳辦主任陳麗文、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張明燦及省政府轄下交通運輸廳、公安廳、地震局、衛健委及氣象局等部門代表,以及大灣區內地九市應急管理部門及消防救援部門領導;港方代表團成員有保安局常任秘書長李百全、警務處處長蕭澤頤、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海關關長何珮珊、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峰、消防處處長楊恩健,以及環境保護署、水務署、海事處、機電工程署等部門領導;澳方代表團成員有海關關長黃文忠、消防局局長梁毓森、治安警察局長吳錦華、市政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警察總局局長助理王健,以及衛生局、海事及水務局、交通事務局、民航局及地球物理氣象局等部門代表。

參加儀式期間,粵澳代表團還參觀了香港西九龍救援訓練中心。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