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教青局關注近日有市民反映一所學校轉換教材的情況


教青局關注近日有家長對一所學校新學年轉換教材一事持有不同的意見。在學校選用或更換教材方面,教青局在《學校運作指南》中有相關指引,建議學校在評選教材時需審慎評選適合學生身心發展和學習所需的教材。

教青局理解不同家長對學校教材轉換有不同意見,已與學校緊密溝通,讓學校充份了解課程規範,確保教學質量,在選用教材等方面亦要顧及學生成長所需。學校回覆在轉換新教材的同時,會繼續同時採用繁體版的教材;並會使用多元的繁體教學資源輔助學生學習;確保學生學習繁體字的機會和環境;在評估學生學習實況下,循序漸進推行繁體字和國家規範漢字的教學,並一如既往保障學生學習成效和素質,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規範。

澳門作為中西文化交滙的國際城市,培養的人才既要面向國際,亦要融入國家發展,在語文教學上須兼顧多元培育,讓繁體字與國家規範漢字同時兼備。不同家長對於學校辦學和使用教材有不同需求,故特區政府一直維持多元化辦學元素,各校具有校本特色,以滿足家長對教與學的不同需求。而教青局為保障學校的辦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素質,透過《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全面建立澳門課程多元共融體制,當中包括實施不同教學語言,以及學習繁體字和國家規範漢字的兼備。所以澳門現時大部份學校的校本“課程”和“基力”,均透過選擇不同教材達致兼顧繁體和國家規範漢字的效果。

透過相關法規的規範,結合學校和家長的充分溝通後,有助家長進一步明白學校的辦學理念。雙方互相促進,共同努力,能為學生創造一個多元學習環境,將更有利培養學生提高運用中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