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醫務委員會舉行本屆第22次全體會議

醫務委員會舉行第22次全體會議

日前醫務委員會舉行本屆第22次全體會議,由羅奕龍主席主持,是次會議重點介紹社區慢性病管理先導計劃和本澳器官捐贈的推廣工作,並邀請項目負責人進行講解,藉此收集各委員意見以細化有關工作及共同探討優化方案。

羅奕龍主席在會議上表示,為配合國家健康中國行動和建設健康澳門,於2月份醫務委員會的會議上,曾經討論醫療補貼計劃的優化方案,共同探討如何善用醫療券,提升居民對疾病預防保健的意識、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水平、讓年輕醫療人員累積臨床經驗和提升競爭力,擬研究開展公私營合作的預防保健先導計劃。為進一步探討先導計劃的可行性,曾諮詢業界意見並根據有關意見擬訂具體方案,制訂“社區慢性病管理先導計劃”強化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合作。透過建立家庭醫學專科醫生、衛生中心全科醫生和社區家庭醫生的梯隊,以完善家庭醫學制度;鼓勵醫療券用於預防保健檢查,以提高慢性病知曉率,從而提升醫療補貼計劃效能;推進健康管理工具的應用,定期進行疾病篩查,以促進居民主動健康管理等。達至進一步完善社區醫療衛生保健網絡,實現健康澳門的願景。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健康促進處黃穎雯處長詳細講解了“社區慢性病管理先導計劃”的建議方案,方案對象是參與醫療補貼計劃的私家醫生,衛生局將為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提供培訓和認證,經認證的私家醫生可於所屬私家診所內按“常見慢性病篩查建議”推出相關檢驗套餐,並為居民解讀報告和提供健康建議。與會委員認同有關先導計劃,並建議衛生局制定常見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糖等篩查標準,加強醫病溝通技巧的培訓,使社區家庭私家醫生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個體化健康管理服務,並透過家庭、飲食、運動等多方面介入,全面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此外,有委員建議該先導計劃以“先行先試”的方式,檢視計劃的成效,再逐步研究推出其他醫療專業的預防保健計劃, 進一步促進居民健康。

而有關本澳器官捐贈的推廣工作,羅奕龍主席表示,推動器官捐獻是國家重要工作,衛生局於2017年成立器官捐贈推廣組,負責器官捐贈的推廣、登記和管理工作;2018年設立專職辦公室讓居民可現場辦理登記和確認手續。截至2023年底,本澳器官捐贈登記人數近6,000人,已親臨完成手續約4,000多人,有需要加強宣傳以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喚起公眾對器官捐贈的持續關注。

衛生局器官移植工作組馬倩瑜護士長就詳細介紹了本澳器官捐贈的現況和未來推廣計劃,包括簡化登記與確認流程,開展不同形式的推廣工作,繼續招募器官捐贈推廣合作夥伴等,並邀請在座各業界代表參與以共同推廣器官捐贈的大愛精神。與會委員期望透過多方位的宣傳方式喚起公眾對器官捐贈的關注,並就本澳如何加強與內地器官捐贈和移植的合作提出意見及建議。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