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圓滿閉幕 下屆貴州接棒舉辦

澳門文化界聯合總理事長李自松致閉幕辭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的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已於6月27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圓滿閉幕。論壇共約150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齊聚一堂,圍繞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中華美學精神、當代藝術實踐等議題進行探討。四場小組討論、論壇小結及閉幕式於27日上午舉行,由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副主任楊曉雪主持,並分別由聊城大學曲藝藝術研究所所長賈振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副院長陳永華、中山大學博士徐暢及台灣戲曲學院演出統籌及編導楊益全進行總結;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致閉幕辭;貴州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徐錫廣代表下屆論壇主辦城市致辭。

賈振鑫總結時稱,本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的成功舉辦,一定會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傳承與國際傳播形成新的賦能,極大推動中華文化文明形態的建立、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各藝術門類及文化樣式應充分認識各自本體規律,發揮各自優勢,對中華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黨和國家政策指導下進行有效傳播。陳永華總結時稱,中華文化傳承發展與國際傳播,分別有五個要點:一是培養國民審美觀、二是培養青少年的文化修養、三是一體多元、四是媒體傳播的幫助及挑戰、五是科技帶來的機遇及挑戰。他認為困難越多、機會越大。向國際傳播的努力最後必會變成國際向中國叩門,中國文化遍海外。徐暢總結時稱,論壇嘉賓從專業角度和思想維度進行討論,在理論層面基於文化多樣性、傳統與現代進行探討,在實操層面指出應整合多方渠道促進文化傳播,來自不同地域的嘉賓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行了交流和碰撞,為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的研究添磚加瓦。楊益全總結時稱,針對中華文化的教育如何普及與創新再造,做到薪火相傳的教育目標。就傳播的重要性透過戲劇的當代性、傳統性、實驗性與探索性,從自我內心出發去理解經典創作當下讓人感受到溫度的作品。AI的工具善用得當可具象化中華文化的魅力,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文化瑰寶。

李自松致閉幕辭時稱,本屆論壇的主題是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國際傳播,和澳門的城市氣質天然的匹配。澳門,是一座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城市,古今同在,中西薈萃。澳門的文化既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又展現出開放包容的多元氣息。可以說,澳門本身就是中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樣本城市之一。在這樣豐富的歷史和多元的文化背景中,論壇聚焦探討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國際傳播,同時感受澳門本身作為一個文化傳承和發展的生動案例,具有特別意義。明年,論壇將移師貴州舉辦,貴州文化擁有多元的民族性,獨特的地域性、充滿了魅力和活力,相信將為論壇的發揚光大提供更好的平台。

徐錫廣代表下屆論壇主辦城市致辭,他表示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魂,深化人文交流互鑒,研究探索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的發展規律,持續增強中華民族文化認同,建設中華兒女共有的精神家園,是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文化藝術界共同的莊嚴使命。當前,貴州省正在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陽明文化、民族文化和屯堡文化等“四大文化工程”,奮力打造習近平文化思想生動實踐地,加快建設多彩貴州文化強省。感謝中國文聯同意將貴州作為下一屆文藝論壇的舉辦地,為貴州打開一扇文藝理論和文化學術交流的窗戶。

論壇結束後,主辦單位安排與會嘉賓進行文化參訪活動以及觀賞由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的“濠江之春”專場文藝晚會。“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自2009年起在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多個城市輪辦,澳門基金會每年均組織澳門代表參與。下一屆的論壇擬定於2025年在貴州舉行。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