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ov.mo/zh-hant/wp-content/uploads/sites/4/2013/04/DSAT0308042013.jpg)
配合《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中,構建無障礙的通行環境,交通事務局與本澳視障人士團體會面,並聽取他們對短期內將試行的首台備有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巴士的實際操作,以及優化本澳各項便利視障人士出行設備的意見。 關注到視障人士的出行需要,除在道路上設置導盲磚、行人天橋安裝升降機、在交通燈安裝電子發聲裝置、在公共巴士車廂設置報站系統外,交通事務局亦積極研究在公共巴士引入輔助設施,並於短期內在4路線巴士上試行。為了讓相關設備更貼近視障人士的需要,局方在今年2月已安排本澳視障團體作親身試乘,模擬實際乘車狀況,並在聽取他們對助乘發聲設備的意見後,進行系統的完善工作。 隨著系統改善工作接近完成,交通事務局副局長鄭岳威、交通設備處處長賴健豪等,早前再與同仁慈堂盲人重建中心主任梁雪梅、澳門視障人士協會理事長黃均鎏、副理事長盧燕玲;澳門視障人士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張志邦及相關會員會面,進一步聽取他們對本澳扶助視障人士出行設施的意見。 安排車長視障人士接受操作培訓
視障團體表示,在巴士上安裝視障人士助乘發聲設備,對推動視障人士融入社會有一定幫助,但卻憂慮視障人士乘坐巴士時可能會與車上其他乘客發生誤會,建議局方在4路線巴士投入測試前,向相關巴士公司發出指引,容許視障人士於前車門上、落車。同時,安排巴士車長進行與視障人士溝通和識別技巧的培訓。對此,交通事務局副局長鄭岳威回應時表示,會在短期內安排巴士車長及視障人士進行相關操作培訓,並會密切監察測試期間的狀況,逐步完善。 逾半交通燈路口已設置發聲設備
會上,交通事務局亦介紹了現時本澳交通訊號燈路口增設電子發聲設備的情況,截至今年3月累計全澳共有49個設有交通燈的路口已加設相關設備,佔整體交通燈路口超過一半,視障團體對此表示歡迎,並希望政府因應不同地區調節相關發聲設備的聲響,以減低附近居民夜間作息的影響。 交通事務局將持續與視障人士團體保持緊密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加以完善和優化相關設備,並積極研究各種可行方法或設備便利視障人士出行,融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