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ov.mo/zh-hant/wp-content/uploads/sites/4/2013/04/SS0206042013.jpg)
因應內地H7N9禽流感疫情發展,衛生局今日(4月6日)於澳門機場召開記者會,宣佈由當天下午2時30分開始,已在機場入境處增設紅外線測溫儀為來自華東地區的旅客進行測溫。衛生局局長李展潤、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李偉成、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林松出席了記者會。 一.機場已啟動紅外線測溫儀 李展潤局長在會上介紹了目前H7N9禽流感疫情的情況,指出內地已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6宗,其中6人死亡,禽流感病毒在華東地區出現禽鳥間的傳播,但致病性不高,至今沒有跡象顯示病毒"廣泛人傳人"。但基於目前掌握的資料不多,僅有少數早期病例的早期資料,暫未能進行完整和準確的風險評估。衛生局為保障市民的健康,已在4月3日晚將宣傳單張送往澳門機場,委託機場管理公司向入境旅客和前往上海、安徽、江蘇和浙江等地的離境旅客發放,並於今日(4月6日)下午2時30分始,在機場入境處增設紅外線測溫儀為來自華東地區的旅客進行測溫。李展潤表示,由於澳門與華東地區相距不遠,來往頻繁,不排除未來有可能有病例入澳。 二.推動落實各項防疫重點工作 針對禽傳人(包括有限度人傳人)的階段,他建議,當前關鍵的預防應對目標是減少人類暴露、發現和隔離人類病例。為達至此兩目標,衛生局與各相關權限部門緊密協作,將推動落實下列重點工作: 1) 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鄰近地區衛生當局、世界衛生組織等保持緊密聯繫,並通過其他適當途徑,取得關於疾病的流行病學、病原學和臨床情報,以便作出針對性的預防和應對。目前,已得到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知,將為特區政府提供大量的試劑。 2) 衛生局同民政總署緊密聯繫,以便切實加強對禽鳥的監測和管理,將受感染禽鳥進入本澳以及澳門居民接觸受感染禽鳥的可能性減至最低。 3) 病例發現和隔離
口岸:因應疫情進展,逐步落實口岸監測和預防措施,現階段首先針對來自疫區的航空旅客,發給健康忠告和進行測溫;有關措施,將隨疫情的進展作出調整。
醫療機構:已在政府醫療機構持續保證隔離病區隨時可供使用,實施強化的不明原因肺炎監測,建立H7N9實驗室檢測能力,向所有前線醫務人員發出指引,並已取得私營醫院和醫務專業團體的合作;稍後將通過適當方式,向前線醫務人員提供有關疾病流行病學、病原學和臨床診治的培訓和更新。
重點場所:現正重新檢視對教育場所和社會服務場所的衛生指引,將通過與教青局和社工局合作,加強在這些重點場所的監測和預防。 三.全民參與是防疫工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李展潤局長強調,雖然至目前為止未有任何跡象,但衛生局將因應一旦出現的廣泛人傳人階段作出積極的準備,尤其包括保證所需的醫療設備和藥物儲備,並制定醫療服務應變預案。同時又認為全民參與是防疫工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衛生局堅持在任何情景下均以高度透明的原則處理疫情信息,並與傳媒充份合作,力求使全澳居民及時掌握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從而能夠採取適當的個人預防措施、配合社區防控措施,保護自己、家人和社區,並呼籲市民不要亂傳任何未經證實的消息,避免造成公眾恐慌,強調有意發放虛假消息者,可能將面對刑責。 四.擁有足夠的醫療設備和藥物儲備應對疫情 此外,他亦詳細介紹了目前當局表在醫療設備和藥物儲備上的情況,包括:
1 ) 目前已儲備可供超過18萬人治療所需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其中包括目前
顯示能對H7N9病毒產生效力的藥物:
特敏福有1,853,658粒,可供18萬5千多人治療用;樂感清有250,000粒,可供1萬2千多百人治療用。兩者合共則可供19萬7千多人治療用。
2) 可供衛生局、其他政府部門及非牟利機構大量使用逾3個月的消耗性防
護物資,隨時按需要投入使用。主要防禦物資儲備量如下:
95杯型口罩:共43,800個,足夠使用4個月;
醫護人員專用的外科口罩:共2,921,750個,足夠使用5.8個月;
全面護眼膠片:共14,876塊,足夠使用4.3個月;
即棄帽:共57,300頂,足夠使用3個月;
一次性保護袍:108,390件,足夠使用6個月;
帶帽和腳套工作服:59,954件,足夠使用2個月;
手套:2,946,400對,足夠使用14個月;
鞋套:29,140隻,足夠使用2.9個月。 3) 設備方面:
紅外線測温儀共381台(包括紅外線熱像儀、多探頭式、懸掛式及直立式);
44張傳染病隔離治療病床用於救治重症病人的設備及藥物,例如人工呼吸機、注射用抗流感病毒藥物等同樣準備妥當。 五.仁伯爵綜合醫院已作充分準備應對疫情 此外,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李偉成就表示,目前仁伯爵綜合醫院與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急診站亦已設有隔離診區,醫院有充足的物資準備並已作好應對準備,遇有懷疑個案會及時安置病人進入隔離區接受治療,並會密切留意相關資訊,透過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前線醫護人員提供指引,以及更新措施。同時,他呼籲前線員工應儘快接種流感疫苗。 六.將監察疫情發展決定是否調整應對措施 最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李展潤局長重申,是次應變措施主要是因應華東地區陸續有禽鳥市場的禽鳥,對H7N9呈陽性反應此一疫情變化作出調整,是否會把相關措施進一步擴展至其他口岸,衛生局會綜合疫情發展狀況,透過具體分析決定是否調整各項應對措施。而近年來由於H5N1等禽流感病毒長期存在感染人類的情況,故本澳及世界各地實際一直處於流感第3級戒備狀況。目前H7N9的情況和近年H5N1的情況類似,故衛生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將現時的H7N9流感應對戒備級別定為3級,並沒有改變現時的流感應對級別。他又強調,雖然2003年衛生局僅處理一宗SARS個案,但澳門能克服SARS疫症,背後離不開全體市民、各政府部門和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並相信特區政府有足夠的能力應對H7N9可能帶來的新挑戰。而針對板藍根的藥效問題,他建議由於市民的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並不一樣,應根據醫生指引才服用。他亦再次呼籲居民外遊期間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遮掩口鼻等個人衛生習慣,避免接觸和食用病(死)禽畜或其他動物;回澳後一旦出現發熱、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尤其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者,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