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記憶沙龍” 九月公眾講座順利舉行 “好書派送”同場舉行 市民收穫滿載

“記憶沙龍”9月15日場次,一眾嘉賓與參加者合照留念。

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文史網主辦之九月“記憶沙龍”公眾講座於週六、日(14及15日)在澳門教科文中心順利舉行,同場舉行“好書派送”活動,吸引數百名市民到場,收穫滿載。

四場“記憶沙龍”內容豐富精彩,包括兩場全新主題的沙龍,由澳門歷史學者關俊雄主講“澳門的城牆與城門”和澳門口述歷史協會副會長甄桂芳主講“小城經緯——澳門堂區及統計分區歷史發展”;還有兩場市民選出的“最想重温的記憶沙龍”,分別由文化遺產建築師呂澤強主講“舊城磚瓦——歷史建築的衰老與修復”和遺產學會副會長勞加裕主講“街牌解碼——另類的澳門街道的故事”。

澳門的城牆始建於17世紀,主要是因應海盜的滋擾和荷蘭人的侵擾而興建。然而,由於葡萄牙人只是租居於澳門,城牆的修建乃經過多次協商和調整,逐步形成。數百年來,城牆不僅是澳門防禦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也界定了當時葡萄牙人的居住範圍,構成了“澳門城”,並在澳門半島上以大炮台為界。隨著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衰弱和葡萄牙的殖民擴張,葡萄牙人逐漸突破城牆的限制,向北及離島擴展。在關俊雄主講的“澳門的城牆與城門”中,講者透過大量古地圖、歷史繪畫、檔案文獻及實物遺存等,帶領聽眾深入探索澳門城牆與城門的建造背景、佈局範圍和規模、功能用途及其演變過程,並分析其中多元權力的角力及歷史進程的變遷。

澳門歷史城區是澳門寶貴的文化資源,但任何建築物都會隨時間而老化和衰敗,需要進行維護及適當的修復,但在這過程中涉及不同的原則和細節,例如耳熟能詳的“修舊如舊”應為如何?而日常在媒體上了解到不少修復引起了社會的熱議,又如何衡量和理解?呂澤強在“舊城磚瓦——歷史建築的衰老與修復”中,以本地及外地案例,由淺入深說明如何紀錄歷史建築、制定修復方案,涉及的考慮因素及不同專業,以多角度探討建築修復的原則和方向,讓大眾更明瞭現今文物建築修復過程中的著眼點和關注點。

澳門長久以來以天主教堂的分區為行政堂區,隨著城市進步及社會變遷,市民約定俗成以居住社區為分區單位;及後因應行政規劃的需要,衍生出統計分區、衛生分區和城規分區。甄桂芳在“小城經緯——澳門堂區及統計分區歷史發展”中,以歷史文化角度切入,娓娓道出各個分區的設立緣起、背後的社會脈絡,配搭翔實的統計數據、地圖和圖表,深入分析數個特色社區,帶領聽眾從澳門分區了解城市的發展歷程。

勞加裕在“街牌解碼——另類的澳門街道的故事”講座中,以豐富的圖片和文獻,介紹澳門街牌的出現、其設計元素以及演變過程;細說了澳門街道的種類、命名方式等;分享了那些消失了的街名及其背後的有趣故事。葡式石仔路、藍白瓷磚街牌、趣怪的街名等,為小城的城市風貌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而這些街道的特色,既反映了澳門四百多年的歷史,亦見證著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變遷。

作為“澳門記憶”五周年的系列活動,“記憶沙龍”公眾講座於本年7月至12月持續舉辦,每月推出不同主題,10月份將帶來“禪院女學——功德林與嶺南地區首家女子佛學院”和“從銀號到銀行——澳門金融業百年風雲歲月”兩場沙龍,分別由澳門基金會“澳門記憶”編輯部楊開荊博士和澳門口述歷史協會甄桂芳副會長主講。報名詳情將於10月初公佈,有興趣的市民請留意“澳門記憶”的最新動態,除可瀏覽網站(www.macaumemory.mo) 外,還可關注“澳門記憶”的Facebook專頁、微信訂閱號、Instagram及YouTube頻道(ID:MacauMemoryFM)。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