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教育委員會全體會議第一次平常會議於4月7日在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仲尼堂舉行,會議由教育委員會主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主持,教育委員會副主席、教青局局長龔志明介紹會議內容。
柯嵐司長表示,特區政府一直貫徹落實習主席重要講話的精神,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方針,著力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格局,包括優化課程設置和辦學質量,並響應《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推動高等院校配合經濟發展優化學科佈局,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與國際知名高校的合作。未來將持續優化教育制度、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跨學科協作與課程整合,緊扣時代需求,培養愛國愛澳、具備國際視野與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會上,教青局代表介紹為配合橫琴合作區澳門子弟學校的設立和運作,需對第3/2012號法律和第15/2020號法律進行修訂,使橫琴合作區澳門子弟學校在法律上能與澳門本地學制私立學校有更一致的處理方式。《澳門高等教育中長期發展綱要(2021-2030)》和《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的中期評估研究工作已經啟動,將參考國家政策和鄰近地區的教育政策實施情況作下一階段的部署,使高等教育和非高教規劃方向符合澳門發展需要和國家政策方向。青年及學生活動方面,本年適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教青局將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和組織參訪交流等,深化澳門青年學生對抗戰歷史的認識,提升其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此外,在全運辦的協調下,教青局正協助組織各高校師生及非高教學校教職員參與全運會志願者工作和相關培訓,協調參與全運會系列活動,共同做好賽事的籌備。教青局亦計劃推出“活力校園計劃”,支持學校創設更佳條件,加強澳門學生對體育鍛鍊的興趣和參與度,培養恆常運動的良好習慣。
委員們就各項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有委員關注澳門如何進一步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建議加強國際師生交流、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特別是橫琴合作區的聯動,提升澳門國際競爭力,打造區域人才高地;組織學生參與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活動,在人才培養中融合愛國教育,增強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培育兼具國際視野與家國情懷的新時代人才;亦有委員表示樂見中期評估研究工作的開展,建議高等教育與非高等教育應協同規劃、統籌推進;同時建議適當增加體育資源投入,藉推動活力校園計劃,由運動促進青少年身心協調發展,培養積極人生觀,同步提升本地體育競技水平。
出席是次會議的委員有林媛、周昶行、宋永華、嚴肇基、呂劍英、李行偉、麥侍文、尹一橋、陳虹、陳信望、飛文基、鄭衛星、黃珮珊、方海金、陳偉斌、莫啓明、鄭堅立、羅敬恆、江超育、汪東、葉桂平、黎世祺、吳庭廣、黃崢志、高俊輝、黃宇棋、陳偉民、周煉齊、陳偉良及陳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