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至25日,“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會議在北京“一帶一路”稅務學院召開。來自尼泊爾、馬爾代夫、沙地阿拉伯、加蓬、格魯吉亞等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部門高級別稅務官員,以及國際組織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圍繞踐行多邊主義,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稅收合作,更好服務全球經濟治理促進經濟全球化進行深入研討。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胡靜林發表主旨演講。他就更好促進“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建設,深入踐行多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提出三點倡議:一是積極拓展更高品質的互利共贏。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合作機制引領下不斷加強各國稅收政策和徵管協調,以務實合作持續提高稅收確定性,在共商共建共用中鋪就一條更為寬廣的共贏大道。二是積極促進更高水準的能力建設。發揮合作機制 “橋樑紐帶”作用以及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的“智力樞紐”作用,為各方加強稅收徵管能力建設提供有效資源,推動共建國家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三是積極探索更高層次的創新實踐。立足數位化轉型背景,探索建立全鏈條、分層次、多視角的稅收徵管和納稅服務產品體系,接續推出更具創意、更加豐富的交流合作載體,更好為國際稅收多邊合作賦能添彩,更加有力推動經濟全球化破浪前行。
“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理事會主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稅務局局長陳施維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會上,“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秘書處秘書長、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了合作機制最新工作進展及2025年工作計劃。合作機制秘書處和第六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主辦方尼泊爾稅務局介紹了論壇籌備情況。“一帶一路”稅收徵管能力促進聯盟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局局長容光亮介紹了聯盟工作進展情況,以及澳門“一帶一路”稅務學院未來發展計劃。此外,會議審議通過德國工業聯合會為合作機制新觀察員。
在為期兩天的議程中,參會各方聚焦“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未來五年(2025-2029)創新性工作設想進行深入討論交流。中國、喀麥隆、塔吉克斯坦、阿聯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高級別稅務官員,分別從加強稅收徵管和優化納稅服務兩方面分享了工作經驗。
“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於2019年4月由中國首倡發起成立。隨著德國工業聯合會的最新加入,合作機制目前已有37個成員和31個觀察員,成為共建 “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稅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多邊合作平台。前五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分別在中國、哈薩克、阿爾及利亞、格魯吉亞、中國香港舉辦,第六屆論壇將於2025年9月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