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民航局批准機場實施基於性能導航程序,於未來可提高空域流量,減少飛行時間,節省耗油量,帶來環境效益


於世界各地,空中交通流量不斷增長,但傳統的導航方式對地面導航台過度依賴,使航路和飛行程序設計受地面導航台的佈局和各類設備所限制,空域出現擁擠。隨着衛星導航服務不斷擴大使用,各地區的區域導航技術因此應運而生,為了統一規範,國際民航組織要求各地實施"基於性能導航程序(Performance Based Navigation procedures)",在航機於導航信號覆蓋範圍之內及機載導航設施的能力範圍之內的前題下,讓民航部門可不受制於導航台的位置,優化航路走向和航段距離,減少航程耗油量,為環境帶來效益。遵照國際民航組織的要求,澳門國際機場於9月19日正式實施基於性能導航程序。 基於性能導航是指在具備相應的導航設施條件下,航機在指定的空域內運行時,對系統精確性、可用性、連續性和功能等方面的具體性能要求。倘若實施了相關程序,而航機同時裝備了必要的機載設施,航路的規劃便可不受地面導航台位置的限制,亦不受地形(包括高山)的制約,在導航信號覆蓋範圍之內及機載導航設施的能力範圍之內,可更靈活地設計航路,縮小航機之間的距離,提高空域流量。 為了統一各地區的不同導航方式的應用程度,國際民航組織對各地區現有的導航方式的標準進行研究,並於2006年正式頒佈了一套全球統一的運行規範。這種新型導航概念將飛機先進的機載導航設備與衛星導航結合起來,涵蓋從航路飛行、終端區運行到進近着陸的飛行過程,體現了從傳感器導航過渡至基於性能導航的一個趨勢。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的要求,亞太地區必須於2013年至2016年之間實施基於性能導航程序。為遵守相關要求,民航局、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和澳門航空有限公司於2012年6月共同成立了澳門國際機場基於性能導航程序工作小組,就本澳實施基於性能導航進行分析研究,並且由機場專營公司負責統籌設計澳門國際機場的新進離場程序、由機場管理有限公司委託上海民航新時代機場設計研究院開展具體的設計工作。鑑於澳門的空中交通管制區位於香港和廣州的飛行情報區之間,本澳新導航程序亦需獲兩地審批,故此,工作小組在設計過程中包括了三地民航部門的共同參與。 民航局表示,於今年1月,工作小組在珠海飛行培訓中心成功完成了模擬器驗證,隨後於3月,工作小組委託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校驗中心在澳門國際機場進行實地試飛驗證,並確認新的導航程序符合可飛狀態,以及具備安全性和準確性。三地民航部門同意本澳於今年9月19日實施"基於性能導航程序"。另外,澳門航空已在其註冊的全部航機上安裝了必要的機載設施,民航局亦已向其發出了基於性能導航進離場程序的批准。 與傳統的傳感器導航相比,基於性能導航的優勢,於未來為本澳航空業界所帶來的好處,可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由於擺脫了傳統的傳感器導航,民航部門可優化飛行路線,讓航機減少飛行時間,達到節省耗油量,從而降低營運成本,更重要是減少排放,為環境保護帶來效益。 2. 在航路飛行中,由於航機可通過機載設施對來自不同數據源的飛機位置信息作出計算,確定航機的最終位置,這有助提高航機的定位精度,從而可縮小航機之間的運行間隔,讓更多的航機可在有限的空域內有序運行,提高空域流量。 3. 新導航程序可以減少陸、空通話和飛機雷達引導需求,大大減少飛行員和空中交通管制員必要的通訊次數,縮減工作鏈的長度,達至更高的營運安全和效率。 民航局指出,現時經營來往澳門航線的部份航機仍未獲取註冊地民航部門的相關批准,故此,澳門國際機場基於性能導航程序將與原有的傳感器導航程序同時運行至一段時間。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