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學生暢遊供水設施明白食水可貴


由海事及水務局主辦,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及澳門生態學會協辦的"水庫遊蹤"教育活動於昨日順利舉行。活動組織菜農子弟學校學生參觀本澳的供水設施以及食水處理工藝,令學生加深對水資源的認識,明白珍貴的水資源得來不易,從而提高節約用水的意識。
"水庫遊蹤"第一站參觀路環黑沙水庫。學生在工作人員詳細的講解下,認識了本澳主要的供水設施,包括青洲水廠、大水塘水廠、路環水廠、大水塘水庫、石排灣水庫和黑沙水庫。三間水廠日總產水量達33萬立方米,而黑沙水庫儲水面積為12萬平方米,最大庫容可達20萬立方米,主要作應急調度用途。特區政府於2001年將黑沙水庫規劃成為郊野公園,供巿民休憩,集多功能於一身。
學生參觀了黑沙水庫後,一行人轉往青洲水廠。青洲水廠於1936年投入運作,日生產量為18萬立方米,處理後的水主要供澳門半島及氹仔使用。學生參觀了水處理系統的混凝、沉澱、過濾、消毒這四個水處理步驟,並進入澳門自來水有限公司的中央控制室參觀,控制室二十四小時控制各水廠處理過程並監控全澳供水情況,確保食水供應穩定。學生把握難得的機會踴躍發問,還即場品嚐剛完成處理、品質優於歐洲飲用水標準的出廠水。
學生透過"水庫遊蹤"活動明白到每一滴純淨食水耗費的工序和成本龐大,點滴皆珍貴的食水來之不易,並承諾以身作則,與親友一同節約用水,共同維護水資源。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