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政府研究最合適的治水方案


中央關切澳門水患問題,各部委已就內港治水方案回覆特區政府,並要求澳門需要就提出的水閘和修築堤圍兩種治水方案進行同等深度的論證比較。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峰表示,兩種方案各有難點,會全力尋求一個最合適的方案。

政府發言人辦公室今(1)日繼續聯同相關部門舉行新聞發佈會。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因應內港地勢低窪,經常發生水浸及海水倒灌的情況,該局委託科研單位於2012-2014年間經多次深入研究,提出緩解水浸情況的短期臨時措施,包括成立跨部門小組、防洪工程和應急機制等工作方案,並已全部落實執行。

她指出,防洪工程的標準是可防禦十年一遇的最高潮位設計,當局分三期完成了內港防洪工程的建造,全部於2016年驗收。並於2016年8月1日建立了“內港臨時防洪工程應變機制”whatsapp群組,截至2017年8月共啟動2次。

民政總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表示,民署於2012年已開始研究內港治水中期計劃的設計方案,2013年開始委託設計公司就內港一帶渠道和治水方案制定設計方案。構想在岸邊位置建造雨水泵房,沿着爹美刁施拿地大馬路底下建造渠道。在高潮位情況下,啟動泵站將收集的雨水全部用強排形式排到海裡,解決雨水排放問題,避免內澇,亦可以在大潮時有效防止海水倒灌,可以有效紓緩長期困擾內港的問題。

他表示,該設計方案在2014年已完成,並得到工務部門同意和審批。泵房選址在內港23號碼頭建造,當時碼頭與政府有司法程序尚未完成,需等待司法程序完成才啟動。直至2016年初,政府已成功收回碼頭,準備啟動拆卸碼頭時,收到文化部門意見,指出碼頭歷史和建築具有文化保留價值,提出原地保留碼頭,或把碼頭整體移到另一位置重建,但未能得到共識。經過今次颱風“天鴿”事件後會以民生安全為最重要的考慮,相信計劃會得到相關部門配合。

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峰表示,政府昨日(8月31日)收到國家水利部、交通部、海洋局及港澳辦等意見,歸納回覆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點,第一點:目前澳門需要就水閘工程項目開展各項專題和補充研究,例如海洋生態環境、水動力、泥沙淤積、用海可行性、海洋災害風險等。李燦峰補充強調,本澳之前已有的常規項目,相關的研究一直進行中沒有停止過。

部委第二點給予的指導意見是:無論是興建水閘還是在內港修築堤圍,均需做同等深度的論證比較。李燦峰指出,建水閘方案涉及鄰近地區,需要進行協調的工作,倘採取築堤方案,則涉及較多澳門內部問題,政府會尋求一個最合適澳門的方案,不排除會結合興建水閘和修築堤圍兩方案。部委的第三點意見是:建議透過粵澳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充分聽取廣東省有關方面的意見及訴求。

李燦峰表示,政府已於2015年完工成內港臨時防洪工程,但該措施在這次風災大潮中成效不顯著。未來,政府將加快水閘工程項目,以及檢視全澳沿海的堤岸高度,有條件加高都會採取工程手段加以提高,以提升抗風暴的能力。此外,已於今年7月完成的“改善澳門半島排水系統的研究”中,政府會抽取部份具逼切的項目展開設計及落實。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