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譚俊榮主持文化遺產委員會本年首次全體會議

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譚俊榮與委員們合影

社會文化司司長、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譚俊榮今(28)日主持文化遺產委員會本年度第一次平常全體會議,討論多項議題。 會上,譚俊榮感謝文化遺產委員會在過去一年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出寶貴意見,指隨著《文化遺產保護法》的生效及“文遺會”的成立,本澳的文保工作進入了更深及廣闊的階段,未來將朝更穩健、踏實的方向發展。他說,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本澳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除了鼓勵市民共同參與保護和推廣之外,同時亦會活化更多文物建築,通過修復再利用,將這些瑰寶重新雕琢,散發光芒。今年是澳門“申遺”成功十周年,期望可通過不同領域的合作,宣傳澳門的文化遺產,提高社會對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重視。他又表示,國家文化部、國家文物總局均認同及讚賞本澳的文物保護工作,將在慶祝申遺十周年活動期間,邀請有關部委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代表來澳進行交流。 是次會議議題包括介紹文化局將以行政法規公佈已評定的不動產的名稱及其圖示、本年文化局的文物保護重點工作,以及《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開諮詢結果等。 會上介紹去年文化局完成40項文物建築、共60項修復工程,發出1100份具約束力的意見公函,完成《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編制及公開諮詢,開展路環船鋪街、何族崇義堂及草堆街八十號的考古發掘工作,完成約七十個普查項目,此外,還推薦了澳門媽祖信俗及哪吒信俗成功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以及正式對外開放葉挺故居等多項工作。 此外,《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公開諮詢期間,社會各界反應踴躍,共提交了756份合5913項意見,涉及城市規劃、建築、市政及交通等不同範疇,為下階段《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的編制提供參考。文化局已完成意見的分析並總結報告的撰寫工作,短期內將向社會各界匯報。今年,文化局還將爭取完成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饒宗頤學藝館、東望洋炮台詢問處及沙梨頭更館等文化設施,以及分批開展具價值不動產的評定程序,同時進行多項規劃研究及工程監督管理。 委員們在會上積極發言,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議文化局文化財產廳正名為文化遺產廳,更多方位地增進市民大眾對文物修復工作的參與度與歸屬感,設立完善的文化修復專業工作團隊及提供培訓機會等等。 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主任黎英杰,文化遺產委員會副主席吳衛鳴、秘書長張鵲橋,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顧問林韻妮、法務局局長代表梁美玲、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主席代表蔡志雄、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代表梁耀鴻,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劉永誠、劉哲明、馬若龍、鄭國強、李業飛、譚志煒、林發欽、呂澤強、林智超及何嘉倫等出席會議。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