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顯示,過去5年,本澳車輛以年均5%的幅度持續增長,這意味著每30日便可能有900台新車落地,並且對交通帶來沉重的壓力。有見及此,特區政府正根據《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提出的計劃,在完善公共交通、加快交通建設的基礎上,加快實現合理管理私人車輛的行動計劃。具體措施將包括通過調整稅費、檢討公共停車場月票制度及收費、引入1小時收費咪錶、研究縮短驗車年期等措施,切實推進車控工作。 繼公佈《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政策(2010-2020)》,明確“公交優先”的政策核心、持續推出如分階段重整公交路綫及按實際條件推出公交專道後,特區政府正通過調控購買、持有及使用的環節合理管理私人車輛。今年將重點透過不同經濟手段,增加持車及用車成本。 增購、持、用車成本引導車輛合理使用 在制訂整體運輸政策期間,跨部門小組聽取了專家及公眾意見,提出以完善公交、合理管理私人車輛、創造慢行環境及強化建設為行動計劃。 資料顯示,本澳無論在購車、持車和用車費用方面,均低於鄰近地區如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等水平,部分費用差距更逾十倍,而且多項費用多年來皆未有調整。為此,交通事務局已完成車輛購買和使用的相關研究,並已將有關研究結果轉交財政局及旅遊局作進一步跟進;與此同時,亦將適時就車輛購買、持有和使用環節的稅費調整,以及社會關注的旅遊車輛稅務問題作出分析考慮。 商業頻繁區優先推行分時分段泊車收費 在實際的使用環節,尤其針對泊車費問題,考慮到對有限的資源作有效的使用的原則,政府將全面檢討各停車場的月票制度,主要目標是通過釋放月票預留的車位,加大流動性,以時鐘票形式公平地提供公共車位予有需要的駕駛者使用。另一方面,考慮到公共停車場收費與私人停車場收費水平嚴重脫節,加上通過個別停車場已引入分時泊車費率的經驗,交通事務局計劃分四個階段全面推行分時分段收費模式,同時只調整日間繁忙時段收費,藉以增加泊車位的流動性及公平使用,首階段考慮在商業較頻繁區域之公共停車場推行,如南灣和新口岸皇朝區。 致力推動泊車路外化是政府其中一項措施,但考慮到便民原則,有必要保留一定數量的路邊咪錶車位,但仍會以公平性及提高流動性為大前提,故除了會檢討收費水平外,將積極研究引入每小時收費6元的1小時咪錶位,目標為提高繁忙地區的咪錶車位的流動性,會優先以周邊已有公共或私人停車場,並同時設有其他公共咪錶泊位的街道作為試點。 持續收集社會意見冀凝聚社會共識 除經濟手段外,在法制方面,特區政府亦將修改第52/94/M號訓令,研究縮短輕型客車、輕重型摩托車強制性年度檢驗年期,並考慮增加驗車次數和調整檢驗費等,以加快淘汰舊車。此外,環境保護局將繼續推進在用車尾氣排放標準的立法工作,透過技術標準的不斷完善,同步改善環境污染問題。 合理管理私人車輛的各項措施與廣大市民息息相關,亦可能觸及不同持份者的利益,為此,政府現正持續收集社會意見,亦會繼續加大工作透明度,與社會各界保持密切溝通,冀能凝聚社會共識,早日完善和落實推行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