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第七期傳統醫藥本地培訓工作坊本週末舉行 衛生局持續推動藥物不良反應主動通報文化

第七期傳統醫藥本地培訓工作坊

“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藥方面的合作計劃”第七期本地培訓工作坊於8月22至23日假衛生局行政樓大禮堂舉行,工作坊首天(8月22日)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開幕式,由澳門特區政府衛生局代局長鄭成業主持,出席人士包括衛生局副局長兼仁伯爵綜合醫院院長郭昌宇、衛生局代副局長郭秋莎、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藥中心主任張奇、醫務委員會顧問吳在權、衛生局藥物事務廳廳長蔡炳祥及世衛專家等。 是次培訓工作坊的主題為“藥物安全與監測"(包括傳統藥物及西藥),由世界衛生組織烏普薩拉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專家Sten Olsson博士及德國聯邦藥物與醫療器械局藥物監測部專家Martin Huber博士擔任導師,就如何建立有效的國家藥物監測系統、藥物監測的重要性及範圍、不良反應通報和訊號管理、藥物安全與風險評估、藥物監測與有效溝通、藥物監測的全球趨勢等議題作專題演講及交流。參與工作坊的人士為本澳註冊的醫生、中醫、藥劑師、護士、藥房技術助理、具中藥學士學位的本澳居民以及藥事管理人員逾250人。 衛生局藥物事務廳廳長蔡炳祥致開幕詞時表示,衛生局在2007年建立了本地藥物質量和不良反應通報系統,以監測、評估和預防藥物不良反應及其他藥源性疾病。衛生局持續優化監測系統,致力提升通報率及增加衛生專業人士對系統的認同感。在中、西醫醫療服務得到整合的情況下,當中藥與西藥合併使用時,由中藥引起不良反應的風險會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必須加強監測中藥不良反應。在本澳,當局近年亦接獲數宗中藥中毒個案,透過臨床醫生積極主動通報疑似個案,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能即時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以減低傷害及加強公眾的意識,並透過有效溝通以預防事件再次發生。此外,為了掌握藥源性疾病的發生情況,以提供更安全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衛生服務,開展藥物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亦顯得尤為重要。藥物監管部門除了加強風險管理能力外,還需要所有醫療人員共同努力,使藥物監測系統能充份發揮效用。最後,蔡炳祥廳長呼籲在場的衛生專業人士積極主動通報藥物不良反應及藥源性疾病,共同維護病人安全,促進居民健康。 是次培訓工作坊為澳門特區政府於2011年7月28日,與世界衛生組織簽署的“澳門特區政府與世界衛生組織在傳統醫藥方面的合作計劃”的內容之一,該合作計劃的內容包括舉辦8期不同主題的傳統醫藥區域間培訓工作坊及8期本地培訓工作坊,以及制訂傳統醫藥臨床研究技術性文件。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