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特區政府高度關注市民與旅客健康 循序漸進完善各項醫療軟硬件建設

譚俊榮司長、李展潤局長等出席記者會

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今(1月27日)在參觀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後,與衛生局李展潤局長、仁伯爵綜合醫院郭昌宇院長、擴建和籌建辦公室協調員曹國希及仁伯爵綜合醫院胸肺科主任張德洪共同會見傳媒。 循序漸進完善醫療軟硬件建設 社會文化司譚俊榮司長強調,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關注市民與旅客的健康與安全,雖仁伯爵綜合醫院原已設有隔離病房,政府投入資源增建高設防規格的傳染病大樓,是未雨綢繆,在原有的基礎上強化傳染病防控設施。為未來應對傳染病大規模爆發提供重要的支援,及主要的應急設施。該項目已列入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屆時公共衛生應急人員宿舍、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與傳染病大樓將使本地區的傳染病防控設施將更趨全面和完善。他指出,要完善醫療衛生建設主要包括硬件與軟件兩部分。在離島醫療綜合體未完成前,將透過延長仁伯爵綜合醫院的診治時間,提供更多醫療服務。除興建各項醫療建設外,衛生局已制訂醫護人員的規劃,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按新設施的落成使用進度和醫療服務發展,每年以增加10%至15%的進度招聘人員,除已規劃的專科培訓計劃、協調兩所護理教育機構陸續增加護生的名額和班數等措施外,短期將通過聘請具資深臨床工作經驗的外地醫生及護士,並考慮採取輸入專才和吸引人才回流等措施。衛生局亦會適時對外公佈相關資訊。 安排居民參觀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釋疑慮 李展潤則指出,衛生局十分理解及關注部份居民的疑慮,目前正計劃安排居民參觀具類似設備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讓居民了解傳染病隔離的設施和醫護人員工作流程,釋除疑慮。他表示,目前所有的傳染病防控均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而設定,而傳染病大樓的興建是為了隔離、控制傳染病疫情,防止社區爆發。傳染病大樓一般都設在綜合醫院內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立即對確診病人在緊密相連的傳染病大樓進行隔離觀察和治療,才能真正做到第一時間有效地控制傳染源。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澳門居民和醫護人員的健康和生命,而就地隔離亦可避免再次運送病人而增加傳染病擴散的風險。同時,對危重的傳染病病人,往往需要各種專科醫生和複雜設備的檢查、監察和搶救,例如,懷孕婦人患上傳染病,便須在醫院產房進行分娩,若要再次運送病人便會增加傳染病擴散的風險;而綜合性醫院內的設備亦能為治療工作提供必要的幫助,如MRI、CT、血管造影等。 在人力資源方面,他表示,若傳染病爆發,衛生局目前已有完備的傳染病防控規劃,會即刻啟動應急程序,並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停止休假,屆時將有增加近20%的人手,配合受過嚴格訓練的醫護人員已足夠應對,同時衛生局亦會停止部份非緊急的醫療服務。 他表示,未來的離島醫療綜合體亦是綜合醫院,會與仁伯爵綜合醫院各有分工,尤其是在腫瘤治療中的電療、放射治療儀器,核意外、放射性意外或生化武器意外及其他高技術手術等方面,將加強設備。但預期,新醫院成立後,澳門居民的就診習慣與比重仍會集中在仁伯爵綜合醫院。 送外診治制度補充本澳醫療服務 就送外診治制度,譚俊榮司長表示,對送外診治委員會具有獨立的專業判斷,會做到公開、公正。他強調,澳門地小,人口不多,許多疾病病例不多,故委員會須決定將部份病例送往外地接受治療,未來特區政府將持續強化本地醫療服務,力求可讓多數病人在澳門接受直接的治療。現時,他已依權限接受部份丙型肝炎患者使用新型口服藥的申請,部份藥物已採購及運送當中。 而就有丙型肝炎患者自行支付使用新型口服藥一事,李展潤強調,每個疾病的用藥,均須由衛生局的臨床專科醫生作出專業判斷,在常規情況下醫院已有儲備藥物,若非常規藥物,臨床醫生將向醫院藥房提出,送外診治委員會將就此進行討論,如獲批准,經衛生局局長確認後,衛生局將依法進行採購。他強調,不論國籍,只要是澳門居民均可依法享有傳染病的治療服務,而澳門的採購工作實則比香港或美國更快。 郭昌宇補充指,就送外診治的申請,衛生局根據第24/86/M號法令,經送外診治委員會審批後,將符合條件的病人送往外地醫院接受治療,委員會依法對申請作審批,須強調,針對有需要進行送外診治的個案,以主診醫生及科室主任的專業判斷是否需要建議送外就診、及以核實轉介往外治療是否對病人最為合適作審批原則,每個個案均會由衛生局專科醫療體系各臨床專科醫生,按患者病情需要向其部門主管提出,由主診醫生作出專業判斷,同意後交由送外診治委員會討論,如獲批准,經衛生局局長確認後,將作出轉診安排,具體診治方案因個案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另外,要指出的是,送外診治委員會對有搶救價值的病例,包括癌症均充分考慮醫院專科的臨床決定,一視同仁,支付所有醫療費用,當中包括送外就醫的費用,還有前往外地接受治療的其它的相關費用,如交通、膳食及住宿費用,可按24/86/M 號法令第22條第五款及34/90/M號法令之指引及規定,獲得適當報銷。詳情請參閱衛生局網站(www.ssm.gov.mo)有關送外診治服務範圍。對於個別患者自行付費往外地接受治療的情況,他表示尊重,但強調委員會只能依法作出審批。目前,澳門須把部份病人送外診治,並不是由於澳門的醫療技術較差,而是澳門未設立部份醫療設施與設備;同時,由於澳門人口較少,在沒有足夠病例維持運作的情況下,對某些病例不具備設置各種高尖技術的條件。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