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衛生局為私人執業醫生辦 “失智症講座”

衛生局為私人執業醫生辦「失智症講座」

衛生局日前為私人執業醫生舉辦「失智症講座」,邀請了衛生局老人科專科醫生葉家雄醫生、仁伯爵綜合醫院袁婉文護士長及失智症診療中心高蔓芝專科護士,分享「認識失智症及其預防與治療」、「失智症精神行為的照護」及「簡短智能狀態測驗MMSE」等內容,是次講座共有78名私人執業醫生出席。

葉家雄醫生表示,失智症並非正常的老化,而是大腦退化性的疾病,其特點是患者的認知功能障礙及日常生活功能逐漸的退化;他特別指出,目前失智症並沒有辦法治癒,藥物的功效主要是症狀治療或減緩其臨床症狀的惡化,故重點應該放在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因為若能在早期給予治療,患者的認知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維持在輕度失智症的階段就較長,這樣不僅可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減少失智症照護醫療支出,同時也能增進失智症患者及家庭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袁婉文護士長介紹了失智症患者從發病到死亡,一般病程約8至10年,有些長達15年;失智症患者除了記憶力減退外,半數的患者可能伴隨精神行為症狀,精神行為症狀可在失智症的任一階段發生;精神症狀有憂鬱症、妄想、錯認及幻覺;行為障礙有攻擊行為、睡眠障礙、迷路、重覆現象、漫遊、貪食行為、不適當性行為及日落症候群;面對與處理失智症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照顧者本身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保持冷靜穩定的情緒,以更多的時間和耐性觀察患者出現的行為狀況,最重要維持對患者的尊嚴。

高蔓芝專科護士則現場示範如何使用簡短智能狀態測驗(MMSE)的評估工具,為市民進行認知功能的評估;說明失智症患者的轉介途徑,如有懷疑,可到所屬衛生中心的「老人護理諮詢門診」或「失智症篩查門診」讓護士進行認知功能評估,如發現存在認知功能異常,則會轉介至失智症診療中心跟進。失智症診療中心由衛生局和社工局合辦,專為失智症患者提供一站式評估、診斷、治療、教育、訓練及社會服務支援。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的問題,而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的資料,澳門目前約有四千多名失智症患者。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及失智症患者的需要,特區政府持續開展失智症服務網絡的工作,並於2016年成立失智症診療中心及失智症工作組,以應對失智症的挑戰,致力構建失智症友善城市,力求做到失智症的「五個早」,即早期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和早期支援。衛生局期望透過是次講座,提高澳門私人執業醫生對失智症的認識、提高評估能力及認識失智症患者的轉介流程,達至早期發現,早期診斷的目標。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