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文化長廊展覧開幕 展兩千多年歷史

澳大學生介紹文化長廊

澳門大學歷史系“文化長廊:史料、聲音、歷史” 常設展覽今(6)日開幕。展覽展出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罕見手稿、歷史文獻的複製品,供澳大師生及大眾駐足瀏覽,從不同的史料、一手文獻中了解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以及中西交流史。展覽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計劃教育研究委員會承認及支持,成為重點倡導的教育項目之一。

展覽是由澳大歷史系助理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研究委員會通訊委員白雅詩策展。文化長廊的空間佈局靈感來自於十七世紀歐洲權貴收藏稀有物件的 “珍奇屋"(Kunstkammern)概念,參照開放式畫廊的視覺風格,讓訪客漫步其中,流連忘返。展覽展示了澳大師生的歷史研究成果,趣味盎然地呈現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並重點介紹中西交流史,如澳門史、大航海時代的海事史、科學史、藝術史等。此外,更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檔案館和圖書館三百多幅的圖片複製品,包括信函手稿、歸檔文件、記錄、地圖、繪畫、插畫、人物畫像、照片和海報,並配有相關的歷史介紹。

文化長廊的展品涵蓋不同主題,按時間順序陳列,當中有客席教授李憑 “中國歷史學之源”和“探尋北魏朝代”、 助理教授朱天舒“佛教藝術與大眾文化”、 教授薩安東“東西方在航海舞臺上的相遇”和“帝國宮廷中的耶穌會士”、白雅詩“裸身受治:康熙皇帝與西洋醫學”、 受邀教授康言 “大清帝國的地圖繪製”、教授湯開建“澳門:東西方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歷史系主任王笛“茶館”和“袍哥”、教授茅海建“近代中國的建構”和“天朝的崩潰”、教授魏楚雄 “戰爭與美國亞洲戰略”等,以及多個學生歷史研果作品。

白雅詩指出,文化長廊不僅展現澳大歷史系研究實力,也銳意激發學生對歷史研究的興趣,令他們意識到“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其城市文化內涵的重要。“世界記憶計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議發起,旨於鼓勵大學為保存世界人類歷史記憶出一分力,並利用先進科技紀錄及儲存世界歷史文檔。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