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基會推動搶救本土民間藝術資源 曲藝志及諺語素材豐富初稿獲通過

編纂團隊認真聽取專家意見

澳門基金會與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下稱“中心”)於2017年1月21至24日在澳門合辦“十部文藝集成志書.澳門卷”2017年第一次工作會議。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中心”主任李松、副主任王靜、綜合處處長邱邑洪,該套志書總編輯專家陶立璠、劉曉路、包澄潔、蔡源莉、韓德明、劉新芝、梁力生、楊明敬,澳門專家程祥徽、湯梅笑、穆凡中、邱子維;澳門各卷負責人︰《諺語卷》鄧景濱、《曲藝志》沈秉和、《歌謠卷》胡國年、《故事卷》張卓夫、《舞蹈卷》鄧錦嫦、《器樂曲卷》洪思敏,連同成員約50人出席會議。會上研討各卷的修訂方向及未來工作,會議更就《諺語卷》及《曲藝志》的初稿進行評審,並獲評委稱讚,順利通過初審。

吳志良表示,澳基會於2012年與“中心”合作該大型文化項目,對面臨消失的民間文化藝術進行挖掘和整理。如民歌、器樂曲、戲曲、曲藝、民謠、諺語、故事、舞蹈等。他坦言,澳門發展一日千里,生活場景和模式都在改變。而這座小城的生活文化具有濃厚的色彩,成為本土的傳統文化基因。因此,該項文化工程正是對澳門文化基因進行整合和重現,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基礎和依據,意義重大。並認為,搶救本土民間藝術的工作刻不容緩,因此澳基會對此高度重視,每年組織會議或到內地深入交流學習,同時與各卷組專家保持緊密聯繫,協調所需的採訪或調研工作。他特別感謝“中心”及澳門的專家學者積極參與,經過數年的努力,目前成果超出了預期。

澳門曲藝蘊涵豐富題材

《曲藝志》初稿評審小組由包澄潔、蔡源莉、韓德明、穆凡中、邱子維組成,對編纂負責人沈秉和、程美寶、謝少聰等組成團隊所付出的努力予以充份肯定。《曲藝志》所收錄的素材非常豐富,是澳門民間口頭語言說唱方式表演的藝術,該團隊經過數年的努力,從舊報紙、寺廟、戲班,劇院,以及各種社會活動中搜集資料,完成了約30萬字的稿本,梳理了曲藝活動的年表、各類曲目、演出機構及團體、人物介紹,還有曲藝界的軼聞和傳說等。評委進行了認真嚴謹的審閱和討論,認為該卷全面地挖掘和系統地編纂了澳門民間曲藝,實事求是地體現了澳門特色文化,付出的努力令人佩服。建議未來在此基礎上作適當的深化和整理,可進一步探索和補充其他素材,例如南音、說書、相聲等,將形成豐碩的成果。

諺語反映民間智慧

《諺語卷》由鄧景濱、張卓夫、葉錦添、邵朝陽等帶領的團隊,按照國家文化部的編纂體例,進行了大量資料搜集,包括網上徵集、訪問、調查等,以澳門民間流傳為基礎。經過團隊的努力,初稿共收集約8000條近9萬字的諺語,涵蓋事理、修養、社交、時政、生活、家庭、風土、工商等不同類型,當中也包括土生葡人的諺語。該卷的評審小組由陶立璠、劉曉路、程祥徽、湯梅笑組成,經過細心的研討,認為豐富的諺語反映出澳門多元和充滿色彩的民間生活及人文環境,充份體現了本土社會特色和大眾智慧,言簡意賅,令人深思或忍俊不禁。同時指出,該項工作雖然面對不少困難,而目前所搜集和整理的素材對傳承本土文化別具意義。

十部志書進展良好

會議同時就各卷的情況進行交流。《舞蹈卷》負責人鄧錦嫦表示,其團隊已經採集了澳門各種相關資料,包括醉龍、獅舞、龍舞、土風舞等,進行了人物採訪、拍攝、紀錄等,該卷指導專家梁力生及楊明敬就具體記錄方式、繪圖,描述,以及體例等予以建設性的指導。《器樂曲》的指導專家劉新芝與該團隊負責人洪思敏進行了深度交流,尤其是民間器樂的種類、流傳的形式,以及採集的方式等作可行的規劃和指導。

李松主任總結時指出,整套澳門文藝志書得到澳基會大力推動,澳門各卷團隊的努力付出,一步一腳印,喜見整體進展良好。體現了大家對澳門的熱愛,以及對整理民間藝術的關注之情。他期望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該項重大的文化工程。出席會議的編纂團隊認為是次交流非常重要,獲益良多。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