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為輪候康復治療服務兒童及家長辦早療工作坊

早療工作坊設聯誼會增加早療工作者、醫生、治療師等與小朋友及家長的互動,場面熱鬧。

由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和社會工作局聯合開設的兒童綜合評估中心於10月21日下午為輪候康復治療服務兒童及其家長舉辦早療工作坊,共有50多個家庭超過120人參加。

兒童綜合評估中心戴華浩主任致辭時表示,政府近年把大量資源投放於早療服務,今年6月份成立的兒童康復治療中心,通過增聘人手和增加設施,目前完成評估後輪候職業治療的時間已由以前的12至18個月縮短至6至9個月,語言治療由以前的18至24個月縮短到8至11個月。為進一步縮短輪候時間,衛生局將繼續招聘治療師,並將積極協助早療機構從香港、臺灣等地輸入治療師;兒童康復治療中心將優化康復治療的療程,引入小組治療和群體治療,並將為兩歲以下幼童開設綠色通道;同時,為進一步強化家長在兒童早療中的角色,將開設更多的家長訓練班,並開展間接治療,由治療師為家長開設康復訓練學習班,培訓家長在家居為兒童進行康復訓練,增加療效;中心亦將優化兒童早療的流程,為不同程度和類型的發展障礙制定治療準則,進一步明確醫療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和特殊教育機構在兒童早療中的角色和分工,以確保兒童在不同階段得到適切的介入;明年政府將加大早療服務的資源投放,增聘治療師和增加治療設施,有望進一步縮短治療輪候時間。

工作坊首先由兒童發育專科李然顧問醫生介紹十大常見發展障礙問題的疾病,她表示,縱然個案經過有醫學評估診斷,治療訓練,教育安置及學校支援,最後效果最佳的個案,多見於那些父母在家配合治療師訓練的家庭。

她又指出,有發展支援需要小朋友會對整個家庭構成沖擊,並且需要更多付出如治療課程接送,孩童也較困難管教,所以家庭調適上需要更多正能量元素,包括接納孩子問題,夫妻彼此包容及體諒,肯定孩子已經達到的能力,學習無條件的愛去愛有缺失孩子,多讚賞使孩子更有動力去接受家居治療,若然夫妻能同心願意投資時間在孩子家居訓練,平衡愛和管教,必然能比只單單讓孩子接受醫院或學校治療效果更佳。

隨後,衛生局兒童康復治療中心的語言治療師楊斯惠、職業治療師羅尚芊分別向家長們介紹兒童康復治療中心的康復訓練服務。楊斯惠介紹了兒童康復治療中心的服務,常見的語言治療內容,如何善用常見的家庭玩具誘導兒童的語言發展,促進社交能力,以及講解如何進行口肌鍛鍊,改善小朋友發音的準確性和清晰度等內容;而羅尚芊則講解了職業治療的訓練內容,讓家長們明白職業治療不是治療職業性疾病的職業醫學,職業治療是指治療師藉著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此外,她還講解了如何幫助小朋友改善手部機能,促進小肌肉運動發展的方法,以及對自閉症小朋友常見的感覺過敏的處理方法等。

工作坊同時邀請了聾人協會的語言治療師督導張敬賢介紹近年早期療育中專業介入的概念,面對兒童出現的發展遲緩及障礙,專業介入有別於以強調疾病診斷的角度,可由了解兒童生理限制及功能困境,進一步評量兒童在生活作息中的參與能力。早期療育專業人員可結合量化的醫療評估結果,根據當前兒童的發展功能,配合以家庭為中心的晤談,藉由討論並量化每日活動,深入了解兒童在參與居家活動中良好及困難的表現,協同家庭成員共同探討有效的療育計畫、訓練方向和目標,進一步強化家長於居家生活情境中的療育角色及參與動機。對家庭有發展遲緩兒童的家長而言,提供除了輪候等待直接治療服務外另一種有效的療育方向。

工作坊結束後,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和社會工作局的早療工作者以及兒童綜合評估中心的醫生、治療師及護士們為小朋友及家長辦聯誼會,並設有遊戲和魔術等表演,氣氛熱烈,場面熱鬧。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