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十月三十日發佈的消息,由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檔案館和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聯合申報的“漢文文書”(“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一六九三──一八八六)”)正式成功列入國際級別的《世界記憶名錄》。
“漢文文書”由一千五百多件中文文書原件、五冊澳葡議事會葡文譯本和四小包零散文件合共三千六百份檔案文書組成,是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館藏的清代澳門地方檔案文獻。為申報《世界記憶名錄》,更名為“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一六九三──一八八六)”。
這批檔案是清代的官私中文文書,主要形成於十八世紀中葉以迄十九世紀中葉,即在中國清代乾隆初期到道光朝未期。其主體是澳門同知、香山知縣及縣丞等地方官員在行使中國對澳門管治權的過程中,與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之間文書往來所形成的地方衙門檔案。該檔案體現中國對澳門擁有領土和統治主權,對澳葡當局管治範圍的規定和限制;亦有澳葡當局給中國官憲關於各方面問題的呈稟和覆件;更有反映着當時澳門的社會狀況、人民生活、城市建設和商業貿易因而產生的各種帳目、信劄、契約、合同等,反映當年在葡萄牙租居澳門的特殊情況下,清葡雙方的公務往來文書。這批檔案如實地反映出當時的澳門在世界上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作為中國对外貿易和交往的樞纽口岸,通過航運和其他交往聯繫着英、法、俄、美、瑞典、荷蘭、丹麥、西班牙、日本、朝鮮、越南、文萊、菲律賓等諸國,成為洋船聚散之處,東西文化交匯的中心。這批檔案與澳門檔案館館藏的澳門議事會(Leal Senado,俗稱:市政廳)檔案全宗有着密切關係,是研究澳門歷史以至中外關係史極為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這批檔案在十九世紀末從澳門流落至葡萄牙,現存於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
一九八九年文化局歷史檔案館(現澳門檔案館)從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以縮微膠卷形式複製回這批中文檔案,一九九零年起對該批中文檔案進行編目工作,一九九七年出版了中文版及葡文版《漢文文書》目錄。一九九九年及二零零零年澳門基金會亦先後彙編出版了該批中文文書和葡文譯件。
二零一五年文化局與葡萄牙共和國書籍、檔案館及圖書館總局簽署了檔案領域合作備忘錄,促成澳門檔案館和葡萄牙東波塔國家檔案館雙方聯合提名“漢文文書”申報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同時推動兩館攜手合作,開展對“漢文文書”的保護及數碼化等工作。二零一六年“漢文文書”已成功入選地區級別的《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
另為慶祝“漢文文書”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兩館將於二零一八年及二零一九年先後在澳門及里斯本共同舉辦有關檔案展覽活動,同時兩地發行紀念郵品,進一步彰顯和傳播澳門檔案文獻內涵,配合打造“文化澳門”的長遠目標,為促進中葡文化交流作出貢獻。
世界記憶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一九九二年啓動的一個文獻保護項目,其目的是對世界範圍內正在逐漸老化、損毀、消失的文獻記錄,通過國際合作與使用最佳技術手段進行搶救,從而使人類的記億更完整。《世界記憶名錄》則創建於一九九七年,分為三個級別,包括國際、地區和國家。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國際級别的文獻遺産是經國際諮詢委員會建議,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批準,具備世界意義和突出的普遍價值等標準。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聯合申報的《世界記憶名錄》,“漢文文書”是兩地首次合作申報的項目,極具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