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特區政府二○一八年施政重點── 一、不斷完善五大民生長效機制


主席,各位議員:

特區五年發展規劃確定的八大發展戰略,以提高城市競爭力為主軸,全面提升澳門在區域合作與國際交往中的地位和影響。

明年,政府繼續以八大發展戰略為引領,以戰略思維細化年度施政,跟進檢查改善,推動各項目標的實現。

一、不斷完善五大民生長效機制

發展為民、成果共享,是建設“一中心、一平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會健全多點支撐、多重覆蓋的模式,持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住屋、教育、醫療、人才培養五大長效機制,持續優化民生工程。

(一)鞏固社保體系,優化惠民措施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於明年1月1日正式生效。政府從雙層式社會保障、社會援助、社會福利三大層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關愛與自強互動、救助與脫貧結合,強化社會保障基本安全網。

今年,政府在風災善後工作中,緊急推出一系列援助措施,幫助受災居民、商戶及中小企業紓緩生活和營商壓力。截至10月,援助項目共36個,支出約17.57億元。

根據相關調整機制評估,建議2018年1月維持最低維生指數4,050元。繼續實施短期食物補助計劃,加強臨時及緊急援助。

建議繼續向受益家庭多發放一份全數經濟援助金;向三類弱勢家庭發放特別補助;透過“社會融和計劃”發放特別生活津貼。

繼續實施社屋住戶豁免租金,並向符合資格的社屋輪候家團發放臨時住屋補貼。

切實關顧殘疾人士的生活,推動臨時性殘疾補助津貼轉為長期措施,跟進修訂《社會保障制度》相關條文的工作。

建議2018年普通殘疾津貼維持每年8,000元,特別殘疾津貼維持每年16,000元;繼續對合資格受僱殘疾人士每月補貼至5,000元,向聘用殘疾人士的僱主提供每名殘疾人士5,000元的所得補充稅或職業稅的稅款扣減額度。

對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學生,繼續按學年發放“學費援助”:幼兒及小學學生每名4,000元,初中學生每名6,000元,高中學生每名9,000元;按學年發放“學習用品津貼”:幼兒及小學學生每名調升至2,400元,中學學生每名調升至3,100元;按學年發放“膳食津貼”,每名學生調升至3,600元。

強化“積極人生服務計劃”和“社區就業輔助計劃”,提升弱勢社群的自立能力,繼續對合資格全職低收入受僱人士每月補貼至5,000元。

明年養老金維持3,450元,建議敬老金調升至9,000元。

根據《公積金個人帳戶》法律的規定,每名合資格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可獲政府在個人帳戶注入10,000元啟動金;建議繼續額外向居民的公積金個人帳戶注入預算盈餘特別分配7,000元。

建議2018年繼續實行現金分享措施,向永久性居民每人發放9,000元,非永久性居民每人5,400元。

延續發放“書簿津貼”,幼兒教育學生每學年調升至2,200元,小學生每學年調升至2,800元,中學生每學年調升至3,300元。

繼續向在廣東省就讀的澳門學生提供學費津貼,建議將津貼覆蓋至整個非高等教育階段,中學及小學學生每名最高金額6,000元,幼兒學生每名最高金額8,000元。未來惠及範圍將擴展至廣東省所有城市。

繼續對就讀大專和研究生課程的本澳學生發放學習用品津貼3,000元。

鼓勵終身學習,繼續第三階段“持續進修發展計劃”,為年滿15歲的本澳居民提供進修資助,每人6,000元,為期三年。

繼續向每名澳門永久性居民派發600元的醫療券,延長使用期限,優化發放措施;繼續對每一居住單位給予每月200元的電費補貼;繼續實施自來水用戶水費補貼;繼續推行長者、學生、殘疾人士及全民車資優惠。

落實優生多育政策,建議調升社會保障基金的出生津貼金額至5,000元,父母雙方可同時申請。

預計實施上述經濟補貼和成果分享,政府將支出約128.9億元。

繼續實施的稅費減免措施包括:所得補充稅可課稅的年度收益豁免額維持為60萬元;免收所有營業稅、小販牌照費、街市攤檔租金、鮮活食品檢疫費、人壽及非人壽保險印花稅和銀行手續印花稅;各商戶免納廣告牌照費;各酒樓、餐廳免納旅遊稅;扣減澳門居民房屋稅首3,500元稅款;豁免表演、展覽娛樂項目入場券及觀眾票的印花稅;未擁有不動產的澳門永久性居民購買居住用途的不動產,可獲豁免首300萬元的不動產轉移印花稅。此外,明年將新增免收拍賣活動的印花稅。

建議推出減免受風災浸毁車輛而另購新車的機動車輛稅,按有關措施的上限比例減免,預計減免稅款約2.27億元。

支援中等收入階層,繼續減收居民職業稅的30%,免稅額為144,000元。繼續向繳納職業稅的澳門居民額外退還本年度已繳納稅額的60%,退稅上限調升至14,000元,有關稅款將於2019年退還。

實施上述各項稅費減免和退還措施,政府將少收稅費約38.51億元。

(二)強化居住保障,建設宜居城市

宜居離不開土地資源,離不開政府對土地的管理。

跟進收回和妥善處理閒置土地,截至9月,已作出宣告土地批給失效的批示為57個,涉及土地面積合共47萬平方米。已確定收回的土地,優先考慮用於公共房屋和公共設施建設。

持續優化城市規劃,明年完成城市總體規劃編制的判給,並展開編制草案工作。在新城A區整體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分區規劃。

對接國家海洋戰略和規劃佈局,結合澳門城市發展定位,完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海域利用與發展中長期規劃(2016—2036)》編制工作,為海域的管理、利用、發展和保護奠定基礎。

加快都市更新工作。開展暫住房計劃及樓宇重建業權百分比的諮詢,提供稅務優惠措施,設立政府全資公司,以點帶面、分區分片,逐步改善都市環境。

繼續貫徹“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公共房屋政策。今年完成了社會房屋申請輪候約3,800個家團的甄選工作,11月上旬開展社屋申請,嚴格審批程序,確保公共資源合理運用。另外,《社會房屋法律制度》已送交立法會審議。

在完成萬九公屋建設的同時,啟動萬九後公屋的工作。新城A區將分四期完成28,000個公屋單位的目標,現正編制第一期約7,000個公屋單位的規劃條件圖草案;氹仔偉龍馬路公屋建造工程的實施性研究分四個階段進行,首階段工作已完成,第二階段將於明年第一季完成,預計明年第四季完成研究的最終報告,初步分析可建近6,500個單位;發電廠原用地預計可建1,000個公屋單位,並已發出規劃條件圖;路氹西側東亞運大馬路預計可建約2,000個公屋單位,現正跟進相關工作。預計兩年內重開經屋申請。

加強公屋興建質量的監管機制,科學、合理地規劃公共配套設施。增設石排灣交通民生設施綜合體,包括綜合購物中心及多功能社區中心,以滿足居民生活所需。

政府既全力推動公屋建設,也加快私人住宅樓宇圖則審批,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三)優化健康城市,推動家庭友善

秉持“妥善醫療,預防優先”的方針,在優化初級衛生保健網絡的基礎上,加強政府、非牟利及私人醫療機構的合作互補,完善各項醫療服務。

實施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計劃,優化手機應用程式及網上資訊平台,更主動地向居民發放健康信息。

依法加強控煙工作,健全食品安全檢測,鼓勵居民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擴大中醫藥的社區應用,深化健康城市建設。

落實統籌醫學專科培訓、評定和頒授專科資格,推進建立《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註冊制度》,着力構建專業的醫療團隊。

加快醫療系統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離島醫療綜合體、公共衛生專科大樓,以及初級衛生保健網絡設施的擴建和重建。路環九澳康復中心工程預計明年第一季完成,青洲坊衛生中心將於明年中投入服務。

全面拓展各類康復服務設施名額,落實“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優化殘疾評估工作,增加失智症日間服務名額。推廣實施《澳門特區無障礙通用設計建築指引》,完善社會服務設施的無障礙環境。

切實推進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提升長婦幼健康水平,加強親子關係,增加兒童遊戲設施,建立“跨代照顧、長幼共融”的和諧家庭。深入推廣《家庭政策綱要法》,讓家庭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基點。

全面關愛長者,開展“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的相關措施,落實“澳門養老保障機制”的中期目標,推行提升長者身體素質的活動計劃,並在衛生中心增設長者健康評估服務。

高度關注居住在舊式樓宇的長者、體弱或殘疾人士,因上落樓梯有困難而影響出行的問題,政府在優化現有家居照顧和出行護送服務的基礎上,明年計劃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推出“支援舊式樓宇不便於行者外出計劃”。

協助有工作意願的長者就業,推出長者社會企業計劃,資助社企為長者創造再就業機會。加強社區獨居或體弱長者的支援配套服務。增加安老院舍名額,預計明年總名額可增至2,300個。

提高婦女生育及嬰兒出生的健康保護,完善產前診斷檢查,落實母乳餵哺措施,高度重視特殊兒童的教育及醫療服務。制訂《托兒服務五年規劃(2018-2022年)》,明年實現托兒所名額增至11,000個的預期目標,滿足兩歲幼兒入托的需要,並關注托兒所地區分佈平衡的問題。

《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認可及註冊制度》已提交立法會審議。

繼續貫徹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雙軌並行的策略,增強居民體質,提升本地體育競技水平。澳門公共體育設施網絡自2006年建立至今已有10年,為適應社會迅速發展和配合人口增長的需要,有必要進行檢討和完善,以優化體育設施規劃,提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的比例;加快建設運動員培訓及集訓中心,尋找合適土地擴建體育場地,拓展單車徑和健康徑。

(四)落實教育興澳,促進人才建澳

全力落實教育興澳,人才建澳的發展戰略。明年加大教育資源投入,強化制度建設,實踐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制度》將於明年生效,政府積極跟進相關配套法規的立法工作,以及高等教育委員會、高等教育基金等新增架構的組建。加大科技研發投資,加強產學研結合,尤其是通過落實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框架協議,加強科技合作,促進科技創新。

在非高等教育方面,《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及《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行政法規,將於2019/2020學年起全面實施,以推動科學設置課程。有序推行以學校自評為核心,結合外評的學校綜合評鑑新模式。

加快完成修訂職業技術教育法規及《特殊教育制度》法規,促進教育多元發展。

官民合作加強校園愛國愛澳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

青年是澳門的未來,期望年輕一代把握時光、裝備自己、增強實力、奮發向上,實現人生美好夢想。

實施青年培養和人才發展戰略,優化以家庭為基礎、教育為支撐、政府政策和資源為指導,社會各界合力的青年和人才培養系統。努力擴大青年參與社會的層面,培養青年服務社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明年,政府在“千人計劃”的基礎上,重點統籌推出“青年國情考察計劃”、“青年灣區創業創新計劃”和“青年志願扶貧計劃”,側重資助青年在四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弘揚中國歷史文化的項目、參與全國性品牌競賽、澳門高校學生與國內外高校學生交流合作、舉辦豐富多元的青年論壇等。

政府用心傾聽青年聲音、了解青年訴求,優化恆常交流渠道,以更靈活、更務實的方式,發揮青年的智慧與建設力量,營造培養青年成長的創新局面。繼續支持青年創新、創業和就業,並加強相關的後續支援和配套措施。

明年,推出《澳門中長期人才培養計劃–五年行動方案》;落實“人才培養考證激勵計劃”,鼓勵居民考取證照;繼續推行“海外人才回流考察行動計劃”,吸引海外澳門人才投入特區建設;持續完善人才資料庫的功能,為紓緩行業人才緊缺提供參考依據。

加強科技人才培養,研究拓展理工科的教學及培訓工作;整合和優化葡語人才培訓的各項政策措施,提升澳門作為“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的綜合實力;提高旅遊教育綜合素質,打造澳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