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早療服務團隊台灣取經收穫豐

交流團成員參觀桃園巿私立寶貝潛能發展中心

由澳門理工學院協調,本澳早療服務團隊包括衛生局、教育暨青年局和社會工作局的早療工作人員以及12個早療服務團體的負責人,一行25人於本月9日至12日到台灣參觀交流,期間參觀了當地多個早療服務機構,並拜訪早療教育、社會服務和學術機構的負責人,共同探討早療服務的改善措施,以及兩地開展合作交流的可行性,成效甚豐。

特殊教育通報系統 及早發現及早介入

交流團首先拜訪了台灣師範大學及其附設的特殊教育中心,由該校潘正宸博士及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路中心主任王菊生介紹特殊兒童的生涯轉銜,以及早期療育的通報流程。潘博士從法規到實作,深入淺出講解各政府機關在特殊兒童從出生到成長各階段照顧所負責及相互協調的工作。王主任介紹了特殊教育通報系統的架構及重要性。團員們除了解當地各部門、機構在早療服務機制上的角色與工作外,亦了解到家長在參與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工作上的重要性,以及療育計劃在融入兒童之日常生活作息與活動中的作用和成效,提升親職功能。

交流團成員積極討論早期療育對特殊兒童的重要性,除了認識對特殊兒童的直接治療及服務外,了解到透過其他工作伙伴如教保員、老師、家長等在配合和參與間接服務,對治療所發揮的功效成果。成員亦就對家長的參與和支援工作交流,讓家長有效地掌握照顧特殊兒童的技巧、加強對社會各方資源的認識與協作,讓有早療服務需要的兒童得到更多各方面的支持。

家庭為中心家長為重 完善法規個體化支援

交流團成員與文化大學黃志成教授等多個早療學術人員進行座談和交流,了解到臺灣上世紀九十年代已開始積極發展早療服務,服務對象是六歲以下有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時至今日他們已經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早療法律法規,建立了全民均可參與的早療服務網上通報系統,大幅提高了潛在的有發展障礙兒童的發現率;同時,台灣社會對早療服務的介入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無遠弗屆,即使住在偏遠地區或不方便出行的家庭,亦會有社會福利團體和專業人員上門提供服務。台灣的早療服務強調以人為本,以家庭為中心,積極鼓勵家長參與早療工作,把康復訓練融入到日常生活活動之中。早療服務團隊中各專業人員緊密交流,並通過制定法規的形式為每一位有身心發展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制訂個體化家庭支援計劃(IFSP) 以及個體化學習計劃(IEP) ,讓家長們了解自己小朋友的發展障礙問題,並能按照計劃內的建議,有系統,有目標的介入到小朋友的康復訓練之中,讓家長成為一個最重要的康復訓練的提供者,而不再是一位徬徨無助,不知所措,甚至悲傷沮喪的旁觀者。

多元服務發展潛能 整合資源便民服務

隨後,交流團參觀台灣財團法人桃園巿私立寶貝潛能發展中心及松山內湖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前者屬於台灣早期療育日托機構,為發展遲緩的兒童提供日間托管及課程訓練服務,中心設計音樂治療、藝術治療及地板滾球三個特色課程,將職業訓練、物理訓練及認知訓練等元素結合在休閒娛樂活動中,讓他們可在休閒娛樂的小組課程的活動中培養興趣。另中心設有回歸服務,透過培訓義工媽媽,讓可融入一般幼稚園升讀的發展遲緩兒童在義工媽媽的陪同下初嘗入班體驗,讓他們更易適應、過渡到一般班級上課。而松山內湖區早期療育社區資源中心則結合區域內的資源,建立社區化的早療網絡,有統整地為個案提供社會資訊及提供多元化及的服務,包括專業諮詢服務、家庭支持服務、親職活動等。考慮到早療服務涉及到多項社會資源,包括專業醫療,社會福利和特殊教育等,政府的角色是制定政策和投放資源,他們聯合民間力量,在各社區都建立了早療服務資源中心,整合社區內的相關資源,為身心發展障礙兒及其家庭提供多方支援。

治療師角色多樣 加強合作來澳支援

交流團最後與台灣聽力語言學會和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分別進行了會面和交流。兩學會目前致力於團體組織力量聯絡會員,提高心身障礙兒童診斷及治療的服務素質,加強專業人員學術交流。目前台灣有職能治療師3000多人,語言治療師近2000人,分佈在台灣不同的早療服務領域。兩協會的領導先交流團成員詳細介紹了台灣職業治療師和語言治療師的人力資源狀況和工作情況,也分析了治療師在早療服務中的角色和分工。台灣的早療服務以家庭為中心,治療師除了為身心障礙兒童提供一對一的治療以外,更提供形式多樣的康復訓練服務,如小組治療和群體治療,也非常重視以培訓家長為對象的間接治療。治療師除了在醫院早療單位提供服務以外,更多會在學校和特殊兒童服務機構工作,更肩負培訓特教老師和其他早療人員的責任。兩學會非常認同澳門目前開展的早療工作成效,並表示將會積極支持澳門的早療服務。學會的負責人與交流團成員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分享,並建立了聯繫機制,為以後的交流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此次參訪與交流,讓成員了解到台灣對發展遲緩兒童提供的早期療育理念、制度規劃與實務運作之狀況。台灣在早期療育方面,著重家長宣傳及教育的推廣工作,透過多樣化的宣傳方式,提升家長對發展遲緩意識及通報的意願。而在醫院設有早期療育中心,為發展遲緩的兒童提供整合性的服務,提供完整的專業評估及鑑定,並因應個案作跨專業會議討論,以商討訓練方向。並以家庭為本的理念為個案規劃、設計適合的個別化服務方案。提升家長的親職能力,強調家長在兒童的康復過程中的重要角色,讓家長都成為治療團隊的一員,增加他們在計劃方案上的參與及商討,讓他們為發展遲緩的子女在居家及日常生活的訓練上之參與,尤其將康復訓練融入生活中,提升讓發展遲緩的兒童在生活上的訓練及適應能力。

參加本次早療服務交流團的成員包括理工學院唐海誼教授、林英傑部長、衛生局戴華浩醫生、黃穗濤醫生、教育暨青年局龔志明廳長、馮紫華代主任、社會工作局蔡兆源廳長、鄧詠詩處長、以及澳門弱智人士家長協進會、澳門弱智人士服務協會、澳門聾人協會、澳門特殊奧運會、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澳門明愛、澳門婦聯、澳門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澳門聖公會等多個早療團體的負責人。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