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衛生局今起舉行六場《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專場

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

《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公開諮詢於本月4日至2018年1月12日進行,為期40日。衛生局今日(12月6日)舉行首場公開諮詢專場,出席代表包括衛生局李展潤局長、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委員會主席黃潔敏醫生、醫務活動牌照科負責人梁佩珊、法律辦公室協調員夏利樂。是次專場對象為本澳醫院單位和醫療團體,期間與會者踴躍發言,認為立法規管《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將有助推動相關技術在本澳的健康發展,並對立法內容、應用相關技術規限及適應症、冷凍精子及卵子的需求、技術場所要求、違法行為的刑責刑幅等發表意見及建議。

衛生局李展潤局長發言表示,醫學輔助生殖技術雖可幫助不孕不育夫妻帶來孕育下一代的可能,但僅作為補充性而非選擇性的方法,應在臨床醫學上幫助病人尋求針對引致不育不孕問題的治療。是項法案立法方向借鑒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規範,在適應症、應用技術條件、提供技術的場所、操作流程、設備設施等作出嚴格規限,並訂定與本澳法律體系相應的處罰制度,目的是保障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並提高對違規行為的阻嚇力。

他指出,醫學輔助生殖技術衍生道德倫理(如代孕、選擇嬰兒性別)、人類繁衍和兒童福祉等問題;而不適當提供醫學輔助生殖技術存在危及或損害個人或集體健康的風險,故必須對負責操作相關技術的醫療人員資格、醫療單位設施及設備配套作出嚴格要求。綜觀鄰近地區,如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地區等,均有專門法例規範醫學輔助生殖技術,雖然澳門現行法律已有輔助生殖的規範,衛生局於2017年5月制訂及公佈《關於使用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指引》亦規範了擬使用醫學輔助生殖技術的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基本要求。然而,相關規範未能全面解決所有因應輔助生殖技術不斷發展而衍生的問題,例如配子的捐贈、保存,以及植入前基因診斷等;此外,本澳最近亦揭發了多間違規提供醫學輔助技術服務的醫療中心,惟僅能以行政違規處罰,未能彰顯阻嚇作用。故有必要透過一套專門法律作全面規管及阻嚇不規則行為。

衛生局將繼續於12月7日、9日、11日、12日及13日舉辦公眾諮詢專場(詳情見附圖),藉此就相關立法方向、具爭議的議題廣納意見,完善法案。《醫學輔助生殖技術》諮詢文本可於衛生局http://www.ssm.gov.mo內下載,或可在仁伯爵綜合醫院公共關係室、7間衛生中心及醫務活動牌照科共9個指定地點索取,公眾和業界亦可於公開諮詢期間透過電話、電郵、親身提交或以網上意見提交的方式向醫務活動牌照科提出相關意見或建議。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