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政府相關部門向內港碼頭業界介紹防洪排澇優化措施

政府相關部門向內港碼頭業界介紹防洪措施

海事及水務局、土地工務運輸局及民政總署的代表與內港碼頭業界舉行會議,介紹內港區的防洪排澇優化措施,互相交流意見。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十分重視內港水患問題,成立了跨部門小組跟進,並根據科研單位的研究結果以“見縫施堵”方式在內港沿岸加裝閘門、擋水牆等,加強岸線防洪作用。為長遠解決內港水患問題,工務部門正推進在灣仔水道口建設擋潮閘,以抵擋200年一遇的洪水,然而相關項目至少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完成。在這段期間,為了進一步提高內港整體防洪及排澇能力,政府委托科研單位在原有防洪設施的基礎上,開展了優化方案的研究。

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謝宇峰介紹了優化方案的研究結果。根據國家現行規範標準,結合內港的地形、現有防洪設施、可行性和建設投資比較等分析,決定採用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的標準,對應高程為3米(即潮高4.8米)。工程南起媽閣航海學校,北至林茂塘海港樓,長度約2.13公里,包括建造約1.5米高的半活動式、全活動式及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同時會預留車輛出入口予各碼頭,以減低對碼頭日常運作的影響。同時,將沿內港岸線佈置13座固定式泵井,加強排澇能力,以及完善各排水口防倒灌設施。

內港碼頭業界代表希望政府在制訂方案時,除了進行專業研究和數據分析外,亦要考慮各碼頭的實際經營環境,以及施工前需要充分溝通和協調,盡量減低工程對業界的影響。業界代表同時亦關注防洪工程的施工時間,安裝防水閘板所需的時間,防洪牆的承受能力,工程會否影響水退的速度,以及如何啟動應急機制等議題。局方和研究院亦就上述議題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黃穗文感謝業界的意見,相關部門在進行工程設計時亦會詳加考慮。然而上述方案尚需進行工程設計、判給以至施工建造,因此未能在今年風季前完成,各碼頭仍會繼續按現行機制使用原有的“見縫施堵”防洪設施。相關部門會繼續與業界溝通交流,務求盡快加強內港區的防洪排澇能力,保障市民和業界的安全。有關優化方案的詳情已上載至海事及水務局網頁,方便市民瀏覽。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