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門》雜誌 第126期出版 港珠澳大橋通車 助三地發展

《澳門》126期封面

《澳門》雜誌(中文版)第126期現已出版。

2018 年10 月23 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宣佈大橋正式開通,標誌着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邁進新里程!習近平表示,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又形容大橋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和復興橋,要用好管好大橋,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澳門》雜誌(中文版)今期的《港珠澳大橋通車 助三地發展》有相關介紹。

澳門旅遊業界預計,港珠澳大橋通車會為澳門帶來更多中遠程旅客,同時促進粵港澳三地人流、物流、資金的流通,提升三地合作的深度,對發展前景寄予厚望。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蘇育洲在《蘇育洲:自強不息增競爭力 把握大橋通車良機》一文中,為大橋通車帶來的發展良機,以及澳門應如何把握自身優勢,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分享見解。

為讓大灣區青年增進友誼、凝聚智慧、共同發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澳門特區政府於10 月13 日一連兩日舉辦「奮鬥青春、放飛夢想-共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是次論壇以「大灣區建設下的青年發展新機遇」為主題,逾1,400 名澳門及大灣區城市的政府代表、青年代表及其他嘉賓出席。《粵港澳青年 共議投身大灣區發展》有相關報道。

今年9月中旬,強颱風「山竹」吹襲澳門,帶來連場狂風暴雨,引發海水倒灌,其間懸掛10號風球時間長達9小時,是自1968 年以來最長。為瞭解特區政府「民防行動中心」在颱風期間的運作,今期「專題」,專訪了澳門特區政府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介紹「民防架構」如何在風暴期間協調各成員應急救災,在颱風過後讓澳門市面快速回復正常。澳門特區政府社會工作局局長黃艷梅則介紹,在新機制下,社工局如何與警察總局緊密配合、幫助居民撤離危險地點,安頓到避險中心。

來自香港的余曉琳,選擇到澳門開創茶飲店,在人生路不熟的情況下,她是如何克服困難,將喝茶愛好化成事業?又如何與行家、客人建立關係,感到互相幫忙的溫暖?欄目「異鄉人」《用心做茶 喝出真情》會為大家報道。

第37 屆澳門銀河娛樂國際馬拉松將於12月2日舉行,《澳門馬拉松盛會 世遺景點伴跑》介紹澳門馬拉松的籌備工作,並分別專訪了澳門國際馬拉松澳門女子紀錄保持者許朗及澳門男子組4屆冠軍陳頌業。

玫瑰聖母堂是澳門現存其中一座巴洛克風格建築物,首位取得法國文化遺產建築師資格的華人建築師呂澤強,撰文《玫瑰聖母堂建築特色》作介紹。澳門歷史達人黃健威的《龍嵩街曾是中心地帶》,介紹龍嵩正街的史事。

由澳門特區政府新聞局出版的《澳門》雜誌(中文版),是一本集時事、經濟及歷史文化等內容的綜合性雙月刊,內容豐富。流動裝置應用程式,除雜誌內容外,還設有快訊及短片觀賞欄目。

《澳門》雜誌(中文版)流動裝置應用程式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macau.macaumagazine.view

iOS

https://itunes.apple.com/mo/app/ao-men-za-zhi/id1048563422?l=zh&mt=8

《澳門》雜誌在澳門文化廣場、星光書店、邊度有書、慢調書旅、文采書店及各大書報攤有售。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