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今 (3) 日舉行“量子物理與現代信息技術”講座,由清華大學分管科研的副校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委員、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薛其坤擔任主講,暢談物理學的最新研究及其與信息技術、社會發展的關係。講座吸引眾多澳大師生及公眾參與。
薛其坤指出現代文明經歷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現正邁向第三次工業革命,前者是以能源的利用方式即經典物理學進行,後者是以信息技術、量子物理學的科學作為基礎,與信息處理、存儲、通訊、顯示、精密測量等範疇有關,當中涉及的諾貝爾物理獎達20多個。
談到未來的量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發展,薛其坤認為將集中在量子物質、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等方面。而量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發動機/燃氣輪機和清潔能源技術等方面可能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焦點所在。單以量子信息技術為例,有的已經有了科學基礎,等待技術的突破;有的還在等待新的科學突破。除了為人熟悉的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有很多的精密量子測量技術仍有待進一步開發。
薛其坤表示有關發展方興未艾,中國在以上的工業革命所涉及的關鍵技術中仍努力不懈,因此在北京成立了量子信息科學國家實驗室,以便更好地為新一浪發展做好準備。
薛其坤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量子物理專家。2013年他首次從實驗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建國以來中國物理學家發現的第一個重要物理效應,被2016年諾貝爾物理獎評獎委員會列入該領域過去三十年最重要的實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