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澳門研究中心公佈 大灣區澳門居民參與意願調查及網絡意見調結果

澳大澳門研究中心公佈 大灣區澳門居民參與意願調查及網絡意見調結果

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研究小組今(27)日公佈「2018粵港澳大灣區澳門居民參與意願調查及網絡意見調查」結果。

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研究小組於2018年成立,由澳大澳門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鳳擔任總監,成員有澳大社會科學學院代院長盛力、政府與行政學系副教授余永逸、經濟學系代系主任關鋒、政府與行政學系教授吳德榮和澳門研究中心研究員陳志誠。小組去年12月進行電話調查發現,澳門居民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態度上,大部份的受訪澳門居民都表示不願意到澳門以外的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和香港工作或生活,最主要原因是環境不合適。此外,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養老亦不足半數。值得注意的是,大部份55歲或以上的受訪者都表示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養老。

總體來說,年青人、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對到澳門以外的大灣區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態度較為開放。本調查亦發現約五成受訪者表示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旅遊及投資,而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就業或定居的受訪者不足三成。

此外,針對去年澳門新聞媒體及社交媒體網絡意見進行挖掘分析,發現新聞媒體報道及社交媒體網絡民意對大灣區相關內容的表達有所不同。關注內容方面,新聞媒體更為關注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的動向及由政府和官員主導的相關動作,網絡民意更為關注大灣區建設框架下與民生利益相關的領域及議題,如交通(駕照互認)、基礎設施建設(興建火葬場)、廉潔問題(移民審批亂象)等。

電話調結果

約三成八(37.9%)受訪者表示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身份、職業、身份認同、恆常到內地消費的習慣、到內地旅遊的頻率、自己或家人是否在內地經商或就業、自己或家人是否在內地讀書呈現顯著差別。願意和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分別有如下特點:

表一:願意和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特點

願意

不願意

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15-24歲

65歲以上

教育程度

大專文憑/副學士

小學或以下學歷

身份

學生

退休人士

職業

立法機關成員、公共行政高級官員、社團領導人員、企業領導人員及經理

藍領,勞動工人,一般服務員

身份認同

中國的澳門人

澳門人

恆常到內地消費習慣

沒有

內地旅遊頻率

經常到內地遊旅的頻率

沒有去過

自己或家人在內地經商或就業

不是

自己或家人在內地讀書

不是

當中,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原因主要是事發展前景更好(61.2%),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原因則主要是生活方式較不合適(76.5%)。

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7.78)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46)高, 沒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74)=1.493,p=.136。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的澳門人身份認同感(8.21)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46)高,沒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72)=1.894,p=.059。

二成三(23.0%)受訪者表示願意到大灣區內的香港工作或生活,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身份、出生地及身份認同方面呈現顯著差異。願意和不願意到大灣區內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分別有如下特點:

表二:願意和不願意到大灣區內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特點

願意

不願意

性別

男性

女性

年齡

15-24歲

55-64歲

教育程度

博士

初中學歷

身份

學生

待業/失業人士

出生地

香港

內地大灣區城市

身份認同

澳門人

中國的澳門人

當中,願意到大灣區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原因主要是事發展前景更好(62.4%),不願意到大灣區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原因則主要是生活方式較不合適(52.4%)。

願意到大灣區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7.24)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72)低,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93)=2.043,p=.042。願意到大灣區的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受訪者的澳門人身份認同感(8.17)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98)高,沒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91)=1.048,p=.193。

過半數(53.8%)受訪者表示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即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及江門)養老,在年齡、教育程度、身份、職業、個人每月收入、是否有親戚在澳門以外的大灣區城市定居、恆常到內地消費的習慣、到內地旅遊的頻率及自己或家人是否在內地經商或就業方面呈現顯著差異。

表三:願意和不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養老的受訪者特點

願意

不願意

年齡

25-34歲

65歲以上

教育程度

博士

小學或以下學歷

身份

就業人士

退休人士

職業

一般公務員

藍領,勞動工人,一般服務員

個人每月收入

40,001元~50,000元

60,001元或以上

有親戚在澳門以外的大灣區城市定居

不是

恆常到內地消費習慣

沒有

內地旅遊頻率

經常

沒有去過

自己或家人在內地經商或就業

不是

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大灣區城市養老的受訪者的中國人身份認同感(7.88)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39)低,沒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53)=1.314,p=.189。願意到內地大灣區城市養老的受訪者的澳門人身份認同感(8.09)較不願意的受訪者(7.87)高,有統計學上顯著差異,t(449.30)=2.402,p=.017。

五成六(56.0%)受訪者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門旅遊,表示不願意或非常不願意的受訪者約佔一成八(18.4%)。

約五成三(53.3%)受訪者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門投資,表示不願意或非常不願意的受訪者約佔二成四(23.6%)。

近五成(47.6%)受訪者表示不願意或非常不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門就業,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的受訪者不足三成(29.5%)。

五成八(58.2%)受訪者表示不願意或非常不願意未來有更多來自其他大灣區城市居民來澳門定居,表示願意或非常願意的受訪者約佔二成(21.0%)。

電話調查以量化方式進行,針對整體居民對參與大灣區發展的態度進行民意調查。調查於2018年12月17日至12月30日期間進行,訪問對象為15歲或以上之澳門居民,一共成功完成個案557個。

媒體挖掘分析結果

規劃綱要中,為澳門的發展給出明確定位:建設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對於定位的三個側重點,新聞媒體及社交媒體均提及「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最多(報道量2,733筆,熱度值624.5點),其次是「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報道量1,467筆,熱度值72.9點)和「交流合作基地」(報道量501筆,熱度值45.2點)。另外提及「一中心、一平台」有1,938筆新聞報道和336.7點熱度值。

對於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優勢方面,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關注點較為相似,稍有差異。新聞媒體提及最多的是葡語優勢和制度優勢,報道量分列第一和第二(6,740筆和4,959筆),在社交媒體中,熱度值排名第二和第一(994.4點和1,115.0點),因此是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均最為認同的優勢。

有媒體報道認為,澳門應該充分發揮葡語優勢,這是澳門特有的「軟實力」,澳門可利用對接葡語系國家市場優勢,穩步推進「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建設。網絡民意亦支持澳門加强中葡平台合作,同時認為內地各省亦能以藉助澳門作為中葡商貿合作平台的優勢「走出去」。

制度優勢方面,較多新聞報道和網絡民意提到,「一國兩制」制度是澳門發展和參與大灣區建設最大的優勢,讓澳門在回歸後保持長期的繁榮穩定。有意見表達到,諸如,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在颱風「天鴿」襲擊中參與救災,港珠澳大橋的成功建設落成等事實,讓澳門居民感受到了祖國的溫暖和「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

談及澳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劣勢,新聞媒體與社交媒體的看法接近,均最為關注經濟結構單一(報道量3,505筆,熱度值846.8點)。澳門經濟結構以博彩業一業獨大,假如經濟環境變化,恐難以承受,因此,經濟穩定性欠佳引發部分擔憂情緒。

提及劣勢第二位是人資不足(報道量822筆,熱度值374.8點)。多方觀點認為,澳門欲參與大灣區建設,人力資源不足也是一大問題,由此擔心本澳競爭力不足;更甚者,有觀點認為,如進一步參與大灣區建設,整體環境更為開放,會引發人才流失,可能導致本澳人才缺失和競爭力下降。

對比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在大灣區建設的框架下所關注的領域,兩類媒體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新聞媒體提及最多的是文化藝術(報道量16,562筆)、科技創新(報道量15,394筆)和教育(報道量11,903筆),交通問題位列第四(報道量10,388筆),隨後是金融(報道量10,351筆)和旅遊(報道量10,103筆)。

社交媒體關注前三位分別是交通(熱度值7,420.2點)、基礎設施建設(熱度值6,553.3點)和金融(熱度值5,476.8點)。

總結之,共同進入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關注前十位的領域有文化藝術、科技創新、教育、交通、金融、旅遊、創新創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聞媒體更為關注醫療衛生和經濟多元發展,未進入社交媒體關注前十位;相對而言,社交媒體更為關注法律和房屋問題,未進入新聞媒體關注前十。

具體議題方面,與大灣區相關的議題涉及方方面面,與澳門發展和居民安居樂業息息相關。本節著重分析新聞媒體及社交媒體的關注議題,並針對新聞報道量前十及社交媒體關注前十的議題進行詳細分析。

與粵港澳大灣區相關的議題中,港珠澳大橋是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均最為關注的議題(報道量5,166筆和熱度值3,239.6點)。同時位列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關注前十位的議題有智慧城市、傳承澳門美食、醫療保障對接、駕照互認、粵澳合作發展基金、本澳樓價走勢、舊區重整,上述是不同媒體渠道共同關注的話題領域。相對而言,新聞媒體更為關注扶貧工作和2019施政報告,議題未進入社交媒體關注前十;另一方面,社交媒體更為關注移民審批亂象和興建火葬場,這些議題未進入新聞媒體關注前十。

觀察各議題相關的文本內容,整體情緒分析結果,了解談及不同議題時,情緒表達的情况。在新聞媒體報道量及社交媒體熱度值排名前十的十二大議題中,提及「傳承澳門美食」、「扶貧工作」和「港珠澳大橋」的文本內容情緒分析結果正面表達佔比較高,均在九成之上(97.1%,94.3%,90.1%);中立情緒以「興建火葬場」的佔比最高,達到七成(71.9%);從負面情緒上來看,「駕照互認」、「移民審批亂象」及「粵澳合作發展基金」的佔比較高,分別是32.6%,23.4%和16.5%。

註:由於四捨五入之原因,圖表中各項加總或與100%有微小差異,屬正常的統計現象。

參考新聞報道及網絡民意,總結出社會各方對於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建議與主張,新聞媒體的表達及社交媒體意見類似,主要集中在推動學術研究交流(報道量8,465筆,熱度值1,316.7點)、經濟多元(報道量6,228筆,熱度值1,090.6點)和通關便利(報道量1,570筆,熱度值505.3點),均在排名前三,順序一致。

觀察新聞媒體報道及社交媒體網絡民意對大灣區的關注情况,可發現兩渠道對大灣區相關內容的表達有所不同。從信息量上看,新聞報道量明顯多於社交媒體信息量,較可能是由於大灣區建設是在國家層面上的發展戰略,更為受到媒體關注。

關注內容方面,新聞媒體更為關注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的動向(如2019施政報告中的對於澳門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闡述),及由政府和官員主導的相關動作(如扶貧工作);在報道具體的領域方面,新聞媒體關注文化藝術(如澳門美食)、科技創新(如智慧城市)。相較之下,網絡民意更為關注大灣區建設框架下與民生利益相關的領域及議題,如交通(駕照互認)、基礎設施建設(興建火葬場)、廉潔問題(移民審批亂象)等。新聞媒體和社交媒體因渠道屬性不同,所體現出來的傳播形態有明顯差異。

媒體挖掘使用網絡挖掘技術,完整、系統地采集澳門主要新聞媒體、Facebook時事類專頁和網絡論壇之相關意見,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研究數據庫,並運用大數據技術輔助在線內容分析法對數據進行全面檢視。文中所提及的「信息量」指新聞媒體、Facebook和論壇中談及相關事件的新聞報道數和網帖討論數,包括主帖及回帖,統計單位:筆。熱度值是指是綜合計算網民行為資料(讚好數、分享數、獲得回帖數、閱讀數/點擊數/觀看數)所得,數值越大熱度值越高。使用單位:點。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