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六學者研究課題獲發文化局學術研究獎學金

甄選委員會

為鼓勵開展關於澳門文化及澳門與中外交流具有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文化局設立“學術研究獎學金"。經甄選後,6位分別來自本地及海外學者的研究課題獲發二零一九年度學術研究獎學金。

為使獎學金的申請甄選過程更符合學術規範,以及體現公平、公正原則,根據《學術研究獎學金規章》規定,文化局委託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組織專家,對所有申請項目進行匿名評議,提供學術意見予甄選委員會參考。甄選委員會由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李金強、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徐泓、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李慶新及文化局學術及出版處代處長鄧玉玲組成。經參考專家意見和綜合討論後,甄選委員會在本年度31份申請課題中,甄選出6項研究課題獲發放獎學金:

一、“17至19世紀法國手繪澳門古地圖研究”,課題研究者汪藍,為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現職澳門科技大學副教授。本課題研究是利用一批收藏在法國國家檔案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和海軍歷史文獻中心等的手繪古地圖,揭示大航海時代澳門城市史及澳門在東西方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廣州與澳門賬房﹕近代中國天主教的社會史研究”,課題研究者劉清華,為法國Université de Recherche Paris Sciences et Lettres-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歷史學博士,現任職華中師範大學講師。本課題研究天主教“帳房”是怎樣推動教會在華活動中起重要作用,對豐富明清時期,天主教會在中國的社會史研究別具意義。

三、“Manuel de Agote y Bonechea (1755-1803): Um basco do Iluminisno em Macau nos finais do século XVIII”(譯名為《Manuel de Agote y Bonechea (1755-1803)﹕一位18世紀末在澳門的巴斯克開明人物》),課題研究者Ivo Manuel Veiga Carneiro de Sousa,為葡萄牙Universidade do Porto(波爾圖大學)的葡萄牙文化(歷史學)博士,曾為澳門城巿大學及聖若瑟大學的教授。本研究課題為一對日記手稿的研究計劃,對研究18世紀時期西班牙人眼中的澳門提供寶貴的史料。

四、“觀本法師與澳門研究”,課題研究者楊開荊,為北京大學圖書館學博士(信息管理系),現任職澳門基金會。本研究是以澳門功德林的觀本法師為中心,探究近代澳門文化史與佛教史之間關係,透過觀本法師對澳門近代佛教及文化發展所作出的貢獻,瞭解近代澳門和嶺南社會與文化變遷的脈絡、澳門佛教中的淨土與禪的關係,以及澳門佛教中女性教育等。

五、“Macau na instituição parlamentar portuguesa:1821-1999”(譯名為《澳門在葡萄牙議會機構:1821—1999》,課題研究者Célia Maria Ferreira Reis,為葡萄牙Universidade Nova de Lisboa(里斯本新大學)歷史學(近代史)博士,現為葡萄牙Agrupamento de Escolas Henriques Nogueira教員。本研究是回顧1821—1999年之間澳門的“議會政治”,在澳門學研究中,“議會歷史”研究稀少,有助補充歷史上的空白。

六、“澳門華語穆斯林群體口述歷史與檔案考查研究計劃 (1930-2000)”,課題研究者孔德維,為香港中文大學哲學(中國研究)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伊斯蘭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本研究是1930-2000年間有關澳門華語穆斯林群體的研究,將為澳門非主流宗教歷史帶來新的元素。

《學術研究奬學金規章》詳情及獲獎名單,可於文化局網頁www.icm.gov.mo瀏覽。查詢可於辦公時間致電文化局,電話28366866,或電郵至bolsa.depub@icm.gov.mo。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