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發佈新書《澳門蕈菌》 15年匠心編著填補空白

澳大發佈新書《澳門蕈菌》

由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兼特聘教授李紹平、副教授趙靜等編著的《澳門蕈菌》今(18)日在澳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江西濟民可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菌物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澳門蕈菌》新書發佈會”首次公開發佈。歷時15年編著的《澳門蕈菌》,對澳門大型真菌多樣性進行了調查和研究,了解其種類、生態分佈和習性,為澳門大型真菌研究、馴化利用和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

澳大副校長(研究)葛偉致辭時表示,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李紹平教授等編著的《澳門蕈菌》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填補了澳門大型真菌資源調查空白,有利於中國生態資源調查研究的完整性,也為澳門發展中醫藥產業,利用現代生物技術解決天然藥用資源匱乏問題提供了有益思路。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一濤表示,在中央和內地有關方面支持下,澳門中醫藥產業也逐步起步發展,在人才培養、科研發展、國際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務實成效。

菌物作為中醫藥的一部分,已有上千年的藥用歷史,其中不乏如冬蟲夏草、靈芝、猴頭菇、茯苓等著名食藥用菌,在歷代本草中多有記載。目前,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都已出版有關蕈菌的圖書,唯獨澳門沒有關於蕈菌的專著及系統調查研究。李紹平認為,在澳門中醫藥產業化進程中,綠色藥用植物資源極度匱乏的澳門,也可以走出一條特色的白色資源發展之路,即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進行蕈菌人工馴化,發酵、培育,發展產業化應用。其生產過程具有無需利用土地,生產週期快,藥食用價值高等特點。尤其是澳門自然環境,適合蕈菌生長。編著者此版《澳門蕈菌》共收載澳門地區27科52屬101種蕈菌,配彩色實物圖片282張,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其形態特徵、化學成分、生物活性與用途。

新書發布會上,李紹平分別向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教育局、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澳門培道中學等機構贈送了《澳門蕈菌》一書。

同場還舉辦了“菌物與健康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探討澳門菌物研究與健康產業發展,加強國際標準研究合作。來自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樊臺平、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研究員郭良棟、江西國藥有限責任公司技術部經理楊明、吉林農業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琦、吉林亞泰中醫藥創新研究院院長富力及李紹平分別以“枸杞與腦和眼睛健康”、“中醫哲學啟發下的新藥研發”、“中國食藥用菌資源與康養產業發展”、“人工蟲草蝙蝠蛾擬青黴菌的研究及產業化”、“青藏高原藥用菌一區一館五庫”、“食藥用菌創新研發及產業化思路的探討”和“澳門菌物研究與中藥產業發展”為題各抒己見。論壇由香港特別行政區中藥專家委員會委員兼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主任詹華強、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吳建勇和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研究員董婷霞主持。

是次論壇與新書發布會得到了澳門基金會、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澳門營養學會支持,由澳大科創企業澳門松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澳門科技協進會理事長崔世平,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澳門智慧人文勵政會會長吳在權,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促進會會長莫啟明等發來賀信。出席論壇開幕式的還有澳門基金會合作處經理陳麗琦、澳門特別行政區高等教育局高等教育合作與科技廳廳長謝永強、澳大中華醫藥研究院院長兼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一濤、澳門營養學會會長尤淑瑞、澳亞衛視副總裁吳斌、澳門中華中醫藥學會會長孫潔、澳門科技大學中醫藥學院院長周華、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副院長邢志紅、澳門培道中學校長李寶田、澳門中醫藥保健康復學會理事長馬凱旋,以及內地和澳門高校、社團、企業等機構的專業人士。

查看圖庫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