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是未來的基石,問題是工作的導向。在此,我們先扼要回顧過去的發展,梳理一下現在所面對的問題。
(一)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發展回顧
澳門回歸二十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何厚鏵和崔世安兩位行政長官的帶領下,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同心協力,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圍繞“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開創了澳門“一國兩制”實踐的新時代,為特區未來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積累了成功的經驗。
二十年來,澳門以憲法和澳門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牢固確立,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順暢運行,以愛國愛澳為核心價值的社會政治基礎不斷鞏固,中央的全面管治權與特區的高度自治權實現有機結合,特區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憲制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二十年來,澳門經濟跨越發展,博彩業適度開放帶動了經濟快速增長,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名列世界前茅。
二十年來,澳門居民生活持續改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逐步提升和完善,澳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二十年來,特區的民主政制有序發展,澳門居民依法享有的廣泛權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社會保持和諧穩定,治安不靖的局面得到迅速扭轉,城市安全有序,以中華文化為主流的多元文化交融共存。
二十年來,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強。隨着《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的簽署和落實以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戰略的推進,澳門與祖國內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澳門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國家改革開放也促進了澳門的經濟社會發展。沒有國家改革開放,就沒有澳門今天繁榮的局面。
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年來,成功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一國兩制”實踐的道路,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性和強大的生命力。澳門“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向全世界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
澳門特區取得的進步和發展成就,離不開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澳門廣大居民的共同奮鬥。祖國永遠是澳門的堅強後盾,澳門廣大居民是特區發展和進步的根本動力。
(二)2019年經濟社會狀況
2019年是澳門極不平凡且具歷史意義的一年,喜迎偉大祖國成立七十週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
2019年是特區政府換屆之年,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週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視察澳門並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習主席語重心長,高瞻遠矚,深刻地總結了“一國兩制”在澳門實踐的成功經驗,為澳門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
去年以來,面對複雜而嚴峻的內外形勢,澳門經濟出現一定的下行壓力。令人欣慰的是,面對動盪不安的周邊形勢,澳門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總體平穩。澳門社會各界團結一心,自覺守住“不能亂”的底線,共同維護大局穩定。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央出台一系列惠澳政策措施,為澳門繁榮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
──整體經濟基本平穩,呈現下行壓力。2019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4,347億澳門元,全年實質下降4.7%;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約64.54萬澳門元(約8萬美元),實質下降6.6%;通脹溫和上升2.75%;人口總數達67.96萬人,年增1.8%;總體失業率維持在1.7%左右的較低水平;總體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7,000澳門元,年增6.25%;全年入境旅客3,942萬人次,年增10.1%。
──政府財政穩健。2019年9月底,特區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為1,488.9億澳門元,超額儲備為4,245.9億澳門元。2018年財政年度的預算結餘為538.7億澳門元,待完成有關結算程序後,超額儲備總額將達4,784.6億澳門元,即財政儲備總額6,273.5億澳門元。2019年12月底,外匯儲備1,783億澳門元。
──充實土地儲備。2019年12月底,政府依法公佈土地批給宣告失效的批示共77個,涉及面積69.11萬平方米。其中,已依法成功收回的土地共涉及39個地段,總面積29.37萬平方米。
(三)當前澳門面對的主要問題
我們在充分肯定過去成績的同時,亦要清醒看到澳門特區發展所面對的問題和挑戰,一些結構性的、深層次的問題開始浮現,並影響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公共行政和法律體系一些方面難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澳門特區公共行政和法律體系運作已逾20年,一些方面逐漸不適應形勢的變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廣大居民的期待和要求還存在差距。其突出的問題是,政府部門設置重疊、職責不清,行政效率偏低、居民辦事難,公務人員招聘繁瑣、人資錯配,跨部門工作難以協調、相互推諉,公共行政授權體制及官員問責制有待完善,廉政建設有待加強,公帑使用監管不力,部分法律不適應發展的需要等。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完善法律體系,既是廣大居民的訴求,也是推進特區良政善治的必然要求。
──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多元發展進展不明顯。澳門回歸以來,經濟雖然經歷了較高速增長階段,但博彩業“一業獨大”的狀況未有改善,且有所加劇。2014–2016年澳門博彩業深度調整,導致整體經濟大幅度下滑,經濟連續三年負增長。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博彩旅遊業大幅度下滑,進而衝擊其他相關行業,再次充分暴露了澳門經濟過度依賴博彩旅遊業的脆弱性和巨大風險。澳門還面臨周邊國家和地區開賭的競爭壓力。特區歷屆政府多年來在推動經濟多元發展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成效並不明顯,新興產業佔整體經濟的比重依然偏低,政府致力推動的會展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均不到1%,而博彩業的比重仍高達50%。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未能趕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澳門城市發展尚無一個科學的總體規劃,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無論是內部交通系統還是對外交通網絡,尤其是集體運輸系統已不適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的需要,智慧城市建設更是顯著落後於周邊地區。
──土地空間狹小長期窒礙特區發展。2019年澳門土地總面積32.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土地利用率幾近飽和,土地資源不足成為制約澳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我們必須努力探索突破土地資源瓶頸的方法,既要依法有效管理和利用85平方公里水域,更要逐步推進區域合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深化澳門與廣東,尤其是與珠海的合作,共同開發橫琴,拓展澳門的發展空間。
──困擾多年的一些民生問題亟待解決。澳門回歸以來,依靠發展積累起來的財政資源,政府積極推進民生改善,逐步建立起多點支撐、多重覆蓋、初具成效的民生保障網絡。但是,解決“購房難”、“出行難”、“看病難”以及內港水患等問題,仍是廣大居民普遍而迫切的訴求。
──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澳門人口老化持續,老化指數連年上升。2019年,澳門本地人口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達14.6%,老化指數為90.3%,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21%,即大約需要5名成年人口撫養1名老年人口。日趨嚴重的人口老化必然帶來社會保障負擔加大、勞動力減少以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應對人口老化問題,不應僅僅是為長者提供簡單的照顧和援助服務。零散的措施不但不能滿足越來越多需要照顧的長者,更無法提高長者晚年的生活質量,以及讓長者老有所為。
──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提升澳門自身的競爭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突破澳門發展空間局限、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以及提升澳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的重大機遇。但是,大灣區建設也給澳門帶來直接的競爭以及融入發展的壓力和挑戰。隨着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大灣區廣闊腹地將形成極具優勢和吸引力的發展環境,資源集聚效應加強,必將對包括澳門在內的周邊地區的資金、人才等資源產生吸納效應。澳門如果不能相應提升自身的功能和競爭力,不積極開放並融入大灣區,就會在某種程度上被邊緣化,部分功能可能會被替代。
上述問題,是政府施政需要面對和正視的問題,解決和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正是特區政府施政的任務和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