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二○二○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2020年施政重點 (2)


(四)優化人才政策,加強教青工作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是人才。澳門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和節奏,要實現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和聚集各類人才。政府將着力加強和提升教育,加快培養特區發展所需要的本地人才。與此同時,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和思維,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輸入和引進澳門所需要的各類人才,突破人力資源缺乏所形成的發展瓶頸。

檢討和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和機制。設立高層次的人才引進審批委員會,建立公開、公正、科學、規範的人才評審機制,明確人才標準,確定引進人才的名額,嚴格審批,堵塞漏洞,引進澳門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名符其實的人才。同時,鼓勵在外工作和求學的澳門人才回流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發展的長遠大計。合併高等教育局和教育暨青年局,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統籌發展。保障教育財政投入,與時俱進提升教育質量,以滿足急速發展的需要。倡導“全人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德才兼備、志存高遠、勇於擔當的人才。加強師資培訓,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加快課程與教學改革,促進資訊科技與教育相結合,支持發展網上教學,完善學校教學環境和設施,構建既體現澳門特色、又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教育系統。

澳門高等院校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漸成規模,並形成自己的特色及品牌。政府將因勢利導,在保障本澳學生升學的基礎上,研究擴大本澳院校招收外地學生的比例,拓展生源。推動高等院校逐步朝着市場化的方向發展。支持高等院校教學、科研及其成果的轉化,推動高校創新發展,開展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與教學,提升本澳科研綜合實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發揮澳門旅遊教育和葡語教育的優勢,培養高素質旅遊和中葡雙語人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教育培訓基地”、“世界旅遊教育及培訓中心”、“國際葡萄牙語培訓中心”和“中葡雙語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籌設愛國愛澳教育基地,為學校及社團開展愛國愛澳教育提供新的場所,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課堂拓展和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之中。加強中國歷史教育,開展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及推廣中華傳統禮儀文化教育,增強學生的國家和民族認同感。

加強關心青年成長,支持青年發展,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年輕一代。加強青年工作統籌力度,為青年學習、就業、創業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鼓勵青年自我增值、開拓進取、努力奮鬥。協助青年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加強青年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愛澳傳統薪火相傳。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切實增強青年工作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實效性。

(五)加強城市規劃,建設智慧城市

按照“以人為本,科學規劃”的原則,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成編製澳門城市總體規劃,有序推進都市更新工作,儘快完成都市更新法案。有效利用85平方公里海域,拓展澳門居民生活和發展空間。妥善管理和利用特區土地資源,規劃和利用好依法收回的閒置土地。致力建設世界領先的新型智慧化特區,打造“數字澳門”。加強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建,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通過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特區在城市管理、產業發展、政府服務、社區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化水平,推進以智慧政務、智慧通關、智慧醫療、智慧旅遊和智慧交通為主要內容的智慧城市建設,實現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

優化環保政策,完善環保機制,推動綠色發展,加強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保護生態系統,積極宣導推廣環保理念,建設世界一流的綠色低碳、清潔美麗的城市。

(六)發展多元文化,促進人文交流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充分發揮澳門中西方文化融匯,特別是中葡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人文資源豐富的優勢,落實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定位,積極打造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豐富城市多元文化生活,促進國際人文交流,助力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發揮澳門與葡語國家聯繫緊密的優勢,以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為載體,與葡語國家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藉“澳門歷史城區”成功申遺十五週年之契機,加強推介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加強有關保護和管理歷史城區的立法工作,提升居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做好文化保育工作。

支持體育事業發展,堅持大眾體育與競技體育並重。增加和完善體育設施,鼓勵居民參加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加強體育人才培養,支持運動員參加國際體育活動和賽事。

提升文化和體育在旅遊發展中的作用,增加旅遊的文化和體育元素。挖掘澳門世界文化遺產和歷史故事,鼓勵本土藝文創作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支持舉辦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促進文化旅遊。發揮澳門國際網絡優勢,舉辦各類體育國際賽事和品牌體育盛事。支持博彩公司舉辦各類文化體育活動,以提升非博彩收入的比重。

(七)加強廉政審計,確保廉潔高效

廉潔是對公務人員的基本要求,我們對廉政建設一刻也不會放鬆。政府要求公務人員必須做到清正廉潔,對貪污腐敗絕不姑息。

堅持反貪與防貪並重,切實肅貪倡廉。堅決依法打擊公共部門與私營實體的貪腐行為。認真監督公共部門運作,依法處理行政違法或不當行為。政府部門進一步加強廉潔教育,警鐘常鳴,提升公職人員的遵紀守法意識。持續開展各種形式的反腐倡廉活動,爭取市民對廉政建設的參與、支持和監督。

加強和完善審計工作,擴大審計覆蓋範圍,與時俱進緊貼社會發展的形勢,加大力度監察政策落實和監管公共資產等工作,及早發現問題和隱患,對相關部門提出可行的審計意見和建議,防止重大損失和浪費,切實提升公共資源運用及政府部門管理績效,促進公共治理水平提升。

(八)維護穩定大局,築牢安全防線

有國才有家。政府將持續致力維護國家安全,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法規、管理體制和執行機制。不斷提升警隊素質和執法能力,堅持“科技強警”,強化內外監督機制,加強警民合作。深化區域警務聯動合作,共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

建設安全城市是社會得以平穩發展的重要前提。政府致力增強危機預防與處理能力,協調部門統一行動,加強公共安全。全面總結本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經驗,查找不足,將傳染病防治作為城市安全的一個重點,進一步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做好應急預案和應急物資儲備,強化統籌機制,切實築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建設韌性城市。

進一步完善反恐工作機制,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高防範應急能力。防範外部滲透和負面影響,確保特區和諧穩定。

切實做好防火防災工作,推進防火安全及危險品規管立法工作,防止發生重大安全事故。持續開展民防宣傳教育和大型演練,提升公眾的危機意識及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公共服務緊急訊息發佈機制,及時準確發佈災害和疫情資訊。

完善氣象監測網絡系統,提升監測、預報和預警能力。在做好防潮仿真模擬系統和科學論證後,開展外港、內港一帶的防洪排澇工程,保護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