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澳大研究納米藥物體內代謝有新突破

澳大研究納米藥物體內代謝有新突破

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鄭穎教授的研究團隊在斑馬魚模型上,發現了注射交聯聚合物膠束的體內長循環和清除機制,為注射納米藥物的合理設計和優化提供技術支援和指導,從而提高藥物療效,降低毒副作用。該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生物材料領域最頂級期刊《生物材料》。

近年來,醫藥界湧現了大量的納米載體系統(納米藥物),而成功實現臨床轉化的產品卻寥寥無幾,主要原因是缺乏對納米藥物載體體內行為及作用機制的瞭解。由於光(可見光和螢光)很難穿透較厚的組織,納米藥物在齧齒類動物體內的追蹤受到了其光學成像的嚴重限制。團隊採用透明斑馬魚動物模型結合Förster能量共振轉移螢光成像技術,實現了完整聚合物膠束納米粒的體內量化和可視化追蹤,從整個機體水準和細胞分子水準揭示了聚合物膠束的體內行為和清除機制。

是次研究發現,主要是血管內皮細胞清道夫受體介導了膠束納米粒在斑馬魚尾靜脈和肝臟內的捕獲。膠束在體內解散後,聚合物直接通過肝膽途徑被快速清除並排泄到胃腸道,而完整的聚合物膠束很難清除至體外。該項研究工作可以幫助藥物研究者瞭解納米藥物在生物體內遞送情況,優化藥物遞送系統,從而提高藥物療效,降低毒副作用。

相關研究獲得澳門特別行政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檔案編號:0013/2018/A1)和澳門大學(檔案編號:MYRG2017-00200-ICMS)的資助。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陶錦松為該研究的第一作者,鄭穎教授為通訊作者。澳大碩士研究生魏鄭傑、閆醒陽,博士研究生何媛,中華醫藥研究院教授李銘源,健康科學學院教授葛偉,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王學清也為本次研究做出重要貢獻。原文連結: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0304269?dgcid=rss_sd_all

查看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