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二○二一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三、二○二一年施政重點 (1)


(一)切實做好常態防疫工作

政府堅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策略,從口岸檢疫、疾病防控、診斷治療和社區防疫等各環節,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在不斷鞏固現有防疫成果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機制和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機制,堵塞漏洞,排除隱患,密切監測疫情變化,善用電子化防疫技術,不斷提升預防、救治、檢測和協調的能力,保障隔離設施、藥物和後勤物資充足,籌備方艙醫院的預案。加強醫護人才儲備和抗疫隊伍建設,強化臨床、公共衛生和口岸等前線工作。借鑑其他地區經驗,建立分區分級防控管理制度,不斷提高疫情防控能力。

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尤其是與大灣區城市和內地其他地區的防疫協調和聯動安排。籌建青茂口岸衛生檢疫站,完善出入境衛生檢疫機制。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監控,嚴防新冠病毒傳入本澳。加強相關食安工作,阻斷各種傳染途徑。加強疫苗採購工作,在疫苗正式獲批上市後,力爭盡早供應。

(二)加快推動經濟復甦振興

在國家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澳門處於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兩個循環圈的交匯點上,這既是機遇與優勢,也是責任與擔當。因此,澳門需要準確把握自身的角色和定位,利用特殊的地位,發揮獨特的優勢,積極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既要加快連通內地市場,促進人員、貨品、資金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動,融入國家經濟內循環,也要在國際循環中發揮雙向服務平台的作用。不斷增強澳門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在推動自身經濟復甦的同時,為國家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發揮綜合旅遊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引領作用,推進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因應疫情防控新常態,調整旅遊總體規劃,鞏固澳門在區域和國際的旅遊城市地位。延伸旅遊產業鏈,帶動酒店、餐飲、零售、文娛等相關行業發展。加強旅遊業與關聯產業的互動發展,深化旅遊業與會展業、文創產業、中醫藥產業的跨界融合。推進智慧旅遊和優質旅遊發展。鼓勵業界推出更多特色旅遊產品,重點推廣澳門安全宜遊的健康形象,加快旅遊業在疫情穩定後的恢復步伐,以帶動澳門整體經濟復甦。

適當擴大公共投資。加大基建投資,促進投資需求。根據公開諮詢的彙總意見,研究推進輕軌東線建設,重點落實輕軌橫琴口岸接駁線、第四條跨海通道等交通設施建設,落實機場擴建以及北安碼頭第二候機樓的改建。展開新城A區道路及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北安工業區O4地段政府檔案庫項目、外港新填海區12地段和25地段政府辦公樓項目的各項招標工作,加快推進上述項目建設,建成啟用後將基本解決政府長期租用商業辦公樓的問題。

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檢討和修改不合時宜、阻礙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開展“證照一條龍”行政改革,進一步完善投資“一站式”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提高招商引資成效,大力引進符合經濟適度多元的項目。

促進博彩業穩定及健康發展。完善博彩業法制建設,開展幸運博彩經營批給的工作部署和前期籌備工作。督促博彩業界依法經營,持續推廣負責任博彩,打擊非法博彩。

(三)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根據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充分利用特殊的地位和獨特的優勢,在鞏固和提升傳統旅遊休閒產業的同時,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升級轉型,致力構建符合澳門實際、適度多元、具競爭力的產業結構,增強澳門經濟的發展動能和抗逆能力,鞏固提升特區競爭優勢,實現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推動工業發展重新定位。協助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實現傳統產業升級,鼓勵發展“澳門製造”。推動工業轉型創新,拓寬發展空間,有效落實“鼓勵企業升級發展補助計劃”,支持企業以銀行貸款或融資租賃方式進行升級轉型的投資項目,推動企業向高端及高附加值的產業方向發展。鼓勵澳門企業利用橫琴空間打造澳門品牌。

加快發展現代金融業。檢視和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規,加強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債券市場,積極發展財富管理業務,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建設,推動金融業務多元發展。

促進中醫藥產業化。加快中成藥註冊管理制度立法,爭取更多中醫藥產品在澳門註冊、在澳門及橫琴加工生產、先在大灣區再逐步擴大到其他地區銷售。發揮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支持並配合品牌藥企在澳門建設中醫藥產業基地。全面改革和調整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定位與發展模式思路,盤活其投資項目以提升效益,並對其屬下子公司進行篩選歸併,以充分發揮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平台作用,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澳門及橫琴的開發與生產轉化,促進中醫藥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

推動會展業專業化和市場化發展。引進更多優質大型國際性會展項目,組織企業線上線下參加境外會展活動,促進會展業與其他產業聯動發展。開展國際會展認證及職業技能培訓課程,助力會展業界提升競爭力。

逐步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引入國際知名電商,持續優化並落實各項鼓勵措施,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強化線上營銷能力。支持舉辦各類型電子商務和跨境電商活動。鼓勵逐步發展中葡跨境電商業務,助力中葡貿易發展。支持青年人開拓電商業務及開發網上產品和業態,協助其創新創業。

促進文化及體育產業化。推動文化體驗經濟發展,促進文化創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推動影視產業發展,促進本澳影視製作質與量的同步提升。打造文化盛事品牌,為文化創意產業構建推廣及營銷平台。推動體育加旅遊多元發展,開發體育產業,鼓勵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和品牌體育盛事,逐步拓展體育產業鏈。鼓勵和支持博彩公司舉辦多元文化體育活動。

加強扶持中小企業。優化中小企業服務,有效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援助計劃,協助解決企業人資等問題,努力降低中小企向銀行融資的成本。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及服務和產品質量。支持中小微企業應用科技手段發展電子商貿,加快移動支付普及化。配合業界設立中小企業風險基金。發展社區經濟,為中小企業營造發展環境。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增加經濟局科技職能,協助企業科技創新。充分發揮高等教育委員會研發成果產業化專責小組作用,整合高等院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有關科研力量,引進優質項目資源,加快推進產學研融合,重點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發揮本澳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用,着力發展應用型的高新技術產業。推動科技創新與旅遊、金融、會議展覽、文化創意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培育發展新動能。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澳門”,部署短中長期智慧化社區建設。加快5G應用,推進政府智慧服務。

(四)持續優化民生建設工作

優化民生建設工作不停步。民生福利開支不會因政府總開支壓縮而減少,尤其要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和福利。延續原有的基本惠民措施,包括繼續實施現金分享計劃、職業稅扣減、居民居住用途不動產房屋稅豁免、水電費補貼、醫療補貼計劃、獲得社會工作局經濟援助的弱勢家庭援助金等措施。對於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而採取的臨時性系列紓緩民困措施,則視疫情變化及經濟形勢而作適當調整或不再延續。

就業是基本的民生。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努力維持較低失業率。持續監察就業市場,做好就業配對工作,為居民提供更多就業職位與晉升機會。健全外僱管理機制,嚴格執行外僱進入和退場機制。因應疫情及經濟發展形勢,適時適度調控外地僱員數量。加強外地僱員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工作。根據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方向,加強職業和技能培訓,提升就業人士技能素質。協助受疫情影響的居民重投就業市場。擴大“在職帶薪”培訓課程對象範圍,對受疫情影響的就業人士提供再培訓,增強其轉職轉行的能力。切實加強職業安全健康工作。

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條件,實施階梯房屋政策。推進社屋建設,落實社會房屋的恆常性申請機制。修改完善《經濟房屋法》補充法規,有序開展A區經濟房屋建設,2021年進行第二期經濟房屋項目招標,其房屋數量確保不低於2020年在建中的數量,開展首批3,011個經濟房屋實質審查工作。根據《夾心階層住房方案》社會諮詢意見,研究法律起草工作。根據社會各界對長者公寓的意見,盡快展開黑沙環P地段長者公寓的設計及建設工程,規劃長者公寓的智慧養老方案。推進慕拉士社屋、台山社屋工程,完成望廈社屋工程。

完善醫療衛生設施和制度,提升醫療衛生水平,重點紓解“看病難”問題。持續優化社區衛生和專科醫療服務,關顧特定群體需要,推進智慧醫療。加強與內地醫療衛生合作,加速培養本地醫護人員。推進離島醫院和公共衛生專科大樓建設工程。

逐步推出應對人口老化問題的政策措施。有序落實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措施。透過評估暫顧服務成效,強化對護老者提供及時的支援。繼續檢視和推廣“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將專科外展醫療服務擴展至更多的安老院舍,為長者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加強勞動權益保障,開展《工會法》立法程序,展開公開諮詢。充分發揮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的作用,構建和諧勞資關係。逐步建設全覆蓋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社會各界參與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

切實保護婦女和兒童權益,推動家庭友善政策,全面落實“澳門婦女發展目標”短期措施。

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民生必需品供應及價格基本穩定。進行《公共街市管理制度》立法。嚴格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打擊哄抬物價,維持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營造誠信的市場環境。

(五)深入推進公共行政改革

按照建設“廉潔、高效、公正、便民、便商”的現代服務型政府的目標,持續深入地推進公共行政改革和法制建設,不斷提升特區治理水平。將以推動電子政務作為公共行政改革的切入點,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提高行政效能。繼續重整公共部門架構,重點檢討公共基金的職能及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管理制度,確保公帑有效使用。

2021年將修改與授權機制相關的法律規定,促進簡政放權。檢討現行公務人員調動和配置制度,完善部分職程設置,促進內部流動,實施政府員額管理,提升治理效能。健全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培養機制,持續開展公務人員系統性培訓工作,提高公務人員特別是年輕公務人員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領導主管的人才儲備。

推動政府數據治理及共享,擴大“一戶通”應用範圍及功能。完善“公務通訊、公文及卷宗管理系統”,推進文件管理和流轉全程電子化,不斷提升政務電子化水平。

重點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及民生熱點密切相關的法律。推進《信託法》的立法和《金融體系法律制度》的修訂工作,制訂《都市更新法律制度》,修改《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修改第122/84/M號法令,完善公共工程、財貨及服務採購的開支制度。制訂《澳門特別行政區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危險品監控及監管的一般制度》等法案。

健全公共資本企業法律制度,加強對政府股份佔大比例的公共資本企業進行全面整改和審計工作,發現問題,即予以糾正和依法問責。加強監管自治基金,重點改革和完善澳門基金會及其他自治基金的管理、資助審批和公開制度。

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和司法合作。與粵港共同推動建立三地公共法律服務協調機制。加強粵港澳在登記公證方面的合作,逐步實現大灣區跨境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

尊重並維護司法獨立,支持司法機關的軟硬件設施建設,並配合司法機關電子政務工作。

不斷加強廉政建設。進一步落實居民對行政機構的監督機制,促進行政申訴的跨部門合作,嚴厲打擊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的貪腐犯罪,發現問題即依法查處及問責,決不姑息。加強審計監督,推進特區既定政策的貫徹落實,拓展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促使公共部門善用公帑,避免浪費,提高績效,增進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