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漁業諮詢委員會第十次會議


漁業諮詢委員會於7月27日上午,在港務局大樓會議室舉行了第十次會議。
會議由委員會主席,港務局局長黃穗文工程師主持。是次會議議題主要分為四點:1.前次會議事宜之跟進、2.介紹和討論由委員提交之建議和意見、3. 休漁期工作報告、4.流動漁船回澳登記事宜。 在介紹前次會議事宜之跟進方面,民政總署代表伍秉賢簡單介紹了有關沙梨頭街市重建計劃的初步構想和所須解決的問題。伍秉賢表示民政總署會與相關政府部門及業界保持緊密溝通合作,以便交流訊息和廣泛吸納多方面的意見,以使街市的規劃可配合社會需求的未來發展。 漁民互助會會長郭沛指出,現時有很多本澳漁民有志從事深海捕漁作業,但限於自身經濟或技術條件,只能繼續在淺海地方作業,造成濫捕及收入下降的情況日趨嚴重。郭沛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研究,在財政資金上扶持漁民,向有意發展深海作業的漁民撥款購置漁船漁具以及進修有關知識。此外,郭沛提出為配合特區旅遊業的發展,加上現時內地城市開放“自由行”對本澳經濟和飲食業推動所帶來的效益,建議在沿岸地方興建一條意念如同外國漁人碼頭的海鮮街,此舉不但可帶動旅遊業發展,亦為漁民就業謀出一條新出路,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可對有關建議作更深層次考慮研究。 黃穗文指出借鑑鄰埠發展深海捕魚的經驗,以及去年進行漁業調查的報告數據得知,有意發展深海捕魚的漁民數量和條件似乎未達理想。黃穗文表示會加強與國家漁業局進一步溝通合作,在發展深海捕魚方面等相關事宜拓展合作空間,特別是在技術培訓方面。黃穗文並表示,有關海鮮街的構想早在回歸初期已有人提出,至於其選址和相關事宜,由於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的職能權限,故須進一步研究跟進。就上述兩個意見,多位委員包括黃國勝、何華添、余榮讓、何海威等亦先後發表了意見。 港務局水文暨疏濬處處長列偉在匯報休漁期工作時表示,今年休漁期有為數超過300艘漁船回內港錨泊。為使得漁民可安然渡過休漁期,港務局向錨泊內港的漁船登記資料及派發防火、防風、防盜及環保宣傳單張;並特別於南舢舨碼頭舉辦了>展覽,向漁民社群推介有關防風、防火、防盜及預防傳染病等知識。 休漁期間港務局派出了轄下裝置有強力水炮之拖輪和消防救援船,靠泊內港24小時值勤戒備。有關防污方面,截至7月中,共派出約1400個垃圾膠袋,其中回收了1000個垃圾膠袋和約重10噸垃圾。 海關代表鄭健聰表示,今年休漁期的工作比較順利,主要是在漁民大眾的配合協助下的成果,希望漁民在休漁期結束重新出海作業前的日子,繼續重視把握做好防火、防風、防盜的工作。 有關內港錨地整治工程方面,列偉指出由於跨境工業區工程的開展 ,漁船錨泊區泊位因而縮窄減少。港務局經與內地相關部門多次商討研究,雙方已達成共識,港務局計劃在俗稱“沙面”即內港22號碼頭以北澳門現有錨地以西的範圍,進行疏濬以挖深該區域水深,預期可增加約200個漁船泊位,第一期工程將於稍後時間正式展開。 在流動漁船回澳登記方面,港務局發出准照暨登記廳廳長李榮勝指出,休漁期間港務局協助了超過60艘原澳門漁船補辦牌照手續,其中檢驗船舶海事安全條件的工作已全部完成,現時正密切進行其餘相關行政程序,相信大部份漁船可在休漁期結束前順利完成登記出牌。 另外,就有漁民及山貨陶瓷船具業聯合會提出的,在南、北舢舨碼頭上落機器貨物等問題,海關部門代表強調,內港南北舢舨碼頭是專為便利漁民上落岸和進行補給活動,非一般從事貿易活動的口岸,而這些活動必須在安全和遵守本澳法律的條件下進行;由於海關有理由相信部份人士和商戶利用該碼頭所提供的便利,從事貿易活動,而其起卸的物品對環境和安全均可能造成負面影嚮,並且獲受僱用運輸該等物品的一般舢舨小船亦不具備適當的安全條件,在海中很容易造成危險。海關代表並指出,現時海關對任何人士在安全和合法的情況下,使用南、北舢舨碼頭進行漁船補給活動,均會提供高效而便捷的服務。而對任何利用法律灰色地帶所進行的非法活動,海關必定會依法跟進處理。 黃穗文總結時重申,漁業諮詢委員會的目的是收集社會各界意見,以便促進和扶持漁業及相關行業的發展。針對漁業界現時面對的問題,有必要探討未來可行的發展路向。發展深海捕魚也許是其中一種方向,而幫助漁民上岸轉業亦應可為漁民創造生計。特區政府各部門將會一如既往,關注漁民社群的訴求,為扶持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