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零零六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前言及第一部分)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特區政府二零零五年施政總結 第二部分特區政府二零零六年的施政重點 一. 調整改革策略,優化關鍵機制 二. 促進經濟建設,提升發展質素 三. 推進遠交近融,彰顯平台特色 四. 着眼發展需要,有序開展基建 五. 制訂有效策略,推動人文建設 第三部分務實應變攜手創建 結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
二零零六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
行政長官何厚鏵
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立法會主席,
各位議員:
今天,我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全體會議。首先,我謹向新一屆立法會全體議員致意。現在,我根據《基本法》,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作二零零六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請立法會審議。 前言
在中央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全體市民,以不同的承擔實現整體的創造,以能動的調整駕馭生活的演變,在勃勃生機之中培育祥和穩定的環境,在眾多意向之中取得團結互動的共識,成功地朝着“一國兩制”、“澳人治澳”和高度自治的第七個年頭邁進。 近年來,本澳經濟轉型全面加速,外部因素蜂擁而至,產業市場高度活躍,社會生態急劇轉換,價值觀念重新建構,新興的事物和傳統的事物,以強烈的對比交錯並存,令人振奮的事物和不可預測的事物連成一體,思考的速度經常追不上局面的更新,這一切,在過去一年更為顯著。 過去一年,是第二屆政府施政的第一年,我們着重消化經濟及社會的各種最新發展因素,全面鋪開各項大型基建,協調各種市場資源的配置,對弱勢社群加強具針對性的支援,還就澳門未來綜合生活素質的提升,進行了初步的準備工作。 今天,特區發展的基本定位,已經取得不可逆轉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然而,未來數年間,在可以預見的宏觀發展前景之內,依然包含着多種微觀的變數,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把握。因此,在推進現有工作的同時,保持能動的部署,隨時緊扣社會形勢的演進,就成為政府未來一段時間主要的施政哲學形態。未來一年,我們將繼續借助經濟迅猛發展的有利條件,讓市民創造自我發展的更大空間,紓緩社會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優化和實現澳門人各種成功的可能性。 第一部分特區政府二零零五年施政總結
二零零五年度公共行政改革的特點,是在跨部門合作方面作出深化的舉措。法律改革中央機制的設立和運作,不但意味着法律改革進入一個策略調整的新階段,同時也是將跨部門合作的原則引入政府法務工作領域的一項重要嘗試。
政府進一步強化保安力量的統籌和協調,基本回應了開放度提升的新要求,既有效維持社會的穩定,亦初步通過了大型盛事所提出的考驗。
民政工作繼續得到優化,在多個直接涉及民生的領域採取了一系列便民增效的措施。 營商環境繼續優化,更多的外資進入本澳市場。龍頭產業發展比較順利,旅客人數保持上升勢頭,博彩收益令人滿意,相關行業亦取得較佳業績,市面景氣持續。政府收入和盈餘有所增加,財政金融保持穩健,應對未來各種挑戰的能力得以強化。 在政府和業界的配合下,CEPA第二階段的落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澳門與內地、葡語國家和地區、歐盟等的商貿文化交往更為密切,與泛珠三角等區域的融合步伐亦已加快,商貿服務平台的構建正穩步推進。 政府繼續落實多項措施,加緊推進珠澳跨境工業區的建設,加大對中小企的支援力度,應對紡織品及成衣產品配額制度的改變。澳門特區的就業情況趨於穩定,人力資源不足問題反而突顯。 政府繼續有序開展基建,完善交通網絡、優化社區建設、打好發展基礎,並為遠交近融政策的推進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政府正抓緊高等和基礎教育制度性法律的制訂,以最終實現教育效果的提高。政府亦設立專門機制,跟進青少年學生的非正常離校情況。科技發展基金的運作,加強了對創新和科普的鼓勵。 本澳歷史城區申遺成功,既強化了中西文化並存的獨特優勢,亦加大了我們推進文化事業的責任。 政府透過增加資源投放、強化服務協作和優化、推動社區人文關懷,加大了對弱勢社群的扶助力度。 第四屆東亞運動會的舉行,使政府和社會同時得到重大的歷練之機,使市民得以運用較充足的現代化體育運動資源,亦使澳門累積組辦大型盛事的寶貴經驗。澳門的正面形象亦藉東亞運達至有效的推廣。 特區部分事物的先行發展,改變了各種事物原有的佈局與聯繫。不同事務之間,或者同一事務的不同課題之間,常有碰撞和牽制。新的社會矛盾,固然隨着新的事物而到來,一度沉寂的社會矛盾,也以週期循環的規律再次到來。社會的變遷,帶來利益結構的重組,從而在原有的訴求之外,出現新的訴求,在長期的訴求之外,出現短期的訴求。由於本澳社會現階段剛剛開始走出舊的模式,而新的模式則尚未充分成熟,從中,社會發展的新舊問題同時並存。以上種種情況,成為政府施政主要和經常面對的現實所在,也成為政府和社會共同努力打拚的過程中,常常不易把握之所在。 經過一段時間的施政實踐,我們必須指出,政府的工作,必須克服施政的保守性。保守的施政,只懂得憑着舊經驗,採用舊方法來面對新課題,對有關問題,或者以不應有的政治及社會代價強行處理,或者聽之任之,從而,都使有關的矛盾不斷累積和深化,並使繼後出現的問題更難解決。 本澳公共生活具有很大的包容性,構成社會穩定的重要元素。然而,一些部門對這種包容的積極作用給予片面的回應,沒有時刻檢查、改善工作的隱患和不足,以回報市民的包容。 經歷了幾年工作之後,部份官員和部門逐漸由回歸初期的積極奮鬥,轉變為麻木被動,惰性思維和鬆散現象開始浮現。必須清醒地認識,澳門特區只是成立了短短的六年,沉重的歷史包袱仍未完全卸掉,掌握施政經驗的時間仍然有限,但我們又已面對新的、快速的演變和發展。故實際上,在很長的時期內,特區政府依然是一個年輕的、經驗不足的政府,各級官員必須端正思想,確立繼續創業奮鬥的信念。 面對近一兩年由經濟急促發展帶動,延伸至各個領域的一系列急劇變化,社會整體,首先是政府的反應偏於遲緩,應變的部署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種種不適應的表現,實質上反映出觀念和機制嚴重滯後的深層次問題。相當部份人士一方面期待着發展帶來的得益,一方面又未能及時調整觀念和思維,也未及時提升本身的素質和水平,守株待兔的心態確有市場。受到機制的局限,積極因素未能充份盡展所長,又進一步削弱了社會整體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市場力量的作用,使社會分配難以完全切合部份人士的理想。追求空中樓閣式的絕對平等,亦容易導致價值判斷出現偏差。我們留意到,在目前的社會生態中,一些應受肯定的遭到質疑,部份應被批評的反獲鼓勵;着眼過場形式者不少,堅持務實開拓者不足。同時,在時代演變進程中,社會上自然產生了心理和意識上的不平衡。這些情況其實是社會處於騰飛初期的常見現象,但是如對之視若無睹,放任自流,社會整體進步很可能會被拖慢。必須認識到,龍頭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不同領域市民生活質素的普遍提升,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漸進過程,在此過程中,發展不均衡、收入有差距的狀況將較長期地局部存在。要取得最終的成功,整體社會應當弘揚客觀的、前瞻的、實事求是的觀念,堅毅的精神、寬宏的胸襟、不懈的奮鬥,應在社會中廣為倡導。因此,未來的施政將在充份評估的基礎上,作出配合社會發展、改善市民生活的有效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