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周一(11月6日)起,市民申請“物業登記書面報告”(俗稱“查屋紙”)多了兩個選擇,除了可以前往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的物業登記局外,還可以向位於議事亭前地仁慈堂地下的第一公證署及位於氹仔金利達花園地下的海島公證署申請“查屋紙”。 “查屋紙”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了解不動產法律狀況的主要依據,通過“查屋紙”可以了解到不動產的業權、分層所有權、抵押等最新法律狀況。市民、房地產公司在買賣或租賃樓宇時,銀行、律師樓在辦理樓宇按揭或買賣手續時都習慣透過申請“查屋紙”來獲取所需的信息。 鑒於傳統的“查屋紙”資料龐雜,法律技術性強,一般的市民很難全面掌握一份“查屋紙”的實質內容,因此物業登記局從今年10月16號推出了新的“查屋紙”。新的“查屋紙”不僅資料簡單、明暸,而且加入了大廈名稱、“入伙紙”發出年份、單位實用面積等資料,使申請“查屋紙”的市民可以比較清晰準確了解不動產的最新法律狀況。 物業登記局推出的新“查屋紙”由於資料簡化,因此大多數“查屋紙”都不會超過一張紙,大大提高了發出“查屋紙”的效率,縮短了市民的等候時間,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市民前往物業登記局申請“查屋紙”的等候時間平均不會超過三到五分鐘。 但是近年隨著澳門房地產市場的活躍,物業登記局發出“查屋紙”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從房地產市道低迷時期的平均每天兩百至三百份,到去年年中高峰期的平均每天一千多份,最多曾經每天發出一千八百份“查屋紙”。近期申請“查屋紙”的數量雖然有所回落,但也維持在平均每天八百到一千份左右。特別是遇到星期一或公眾假期之後,申請“查屋紙”的人數會急劇增多,物業登記局即使增調人手加開柜臺也難以應付。 為解決部分時段申請“查屋紙”人數過多、市民等候時間過長的問題,物業登記局在去年推出了透過電郵網上申請“查屋紙”的服務,但由於該服務主要針對銀行、地產公司等機構申請者,難以惠及現在眾多的普通申請者。此外,經過多次的登記局、公證署服務質量滿意度調查發現,很多市民對位於水坑尾公共行政大樓的登記局和公證署的服務態度和質量比較滿意,但感覺最不方便的就是泊車問題。有時候市民申請一張“查屋紙”只需要五分鐘,但找地方泊車卻要花費半個小時的時間。 為解決上述問題,同時配合政府發展社區化服務、籌設分區“市民服務中心”的施政方針,法務局從今年年初籌劃在公證署的基礎上建立登記、公證分站,嘗試突破登記及公證傳統的職能劃分模式,擴充第一公證署及海島公證署原有的職能,除維持本身的公證服務外,將逐步增加發出“查屋紙”、商業登記證明書及出生、婚姻等民事登記證明書的職能,方便各區的市民辦理登記公證手續。 第一公證署和海島公證署職能的增加,主要是通過工作人員的培訓及電腦系統的升級實現。原有的公證署工作人員經過培訓之後,在保證公證服務的前提下,可同時兼顧發出“查屋紙”的工作,而升級後的電腦聯網可以實現遠程服務,這樣可以更加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為新馬路區及離島區的市民提供更為方便、快捷的服務。 此次增加第一公證署及海島公證署發出“查屋紙”的職能,是按照第22/2002號行政法規所核準的《登記及公證機關的組織架構》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的,因此第一公證署和海島公證署發出的“查屋紙”同物業登記局發出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除發出機關不同外,手續、收費、效力等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