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本澳行車天橋護欄符合安全標準


就近日有意見關注到加高護欄後的行車天橋的安全性,土地工務運輸局強調,有關護欄設計是受委託的本澳大學按照國際安全標準設計,並通過安全測試。然而,為減少公眾對用於接駁護欄用的螺絲設計所產生的心理擔憂,政府已要求有關設計單位盡快改良螺絲的設計,政府並會按新的設計進行更換。
因應近年本澳交通狀況的改變,電單車數目大量增加,土地工務運輸局於二○○五年開始,逐步對全澳已符合安全標準的行車天橋護欄進行加固加高,所加固加高的護欄是所委託的本澳大學按照國際安全標準設計,並通過安全測試。 首座加高護欄的行車天橋是松山隧道口的行車天橋,由於現場環境條件的許可,故可在原來的天橋護欄之基礎上進行加高加固工程;至於隨後進行工程的葡京路和巴波沙行車天橋,因客觀條件所限須拆缷原有的護欄並重新安裝,雖然用於接駁護欄的螺絲是採用外露設計,但外露部份僅約有五至六公分,且在護欄之間垂直向下,此乃國際橋樑常用的固定方式,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因此,對駕駛者並不會構成危險。 然而,鑑於有市民對天橋護欄螺絲外露存有心理上的憂慮,土地工務運輸局已委託澳門大學工程研究及檢測中心研究修改護欄的設計,在符合安全情況下,縮短外露螺絲長度或改用其他護欄連接方式。而政府會對即將完成更換護欄的南灣湖旁的行車天橋,縮短螺絲外露部份至三公分左右。 行車天橋的護欄主要功能是保障行車安全,而本澳每座行車天橋,無論在轉彎位置的孤度、路面的防滑度、護欄的防撞性能等設計,都根據天橋所座落的道路及該天橋行車速度等客觀因素,再參照國際標準而設定,因此,天橋的改裝工程不能以劃一的標準設計,而是因應每座天橋的設計特點及現有的客觀條件來進行加高加固。只要駕駛者能遵守交通規則,在所規定的行車速度行車,目前本澳的行車天橋護欄已起到足夠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