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導航

羅浮宮銅版畫珍藏濠江熱展


正值秋意濃郁的季節,澳門博物館與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攜手舉辦的《從凡爾賽到紫禁城——羅浮宮館藏銅版畫展》亦熱展中,展覽集中展示法國十七至十九世紀羅浮宮珍藏銅版畫共一百三十餘幅,展期至12月2日。
銅版畫是一種古老的版畫藝術,出現在公元15世紀的歐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在世界上被公認最重要的畫種之一。這種藝術作品用銅版作印刷製版的材料,採用鏤刻、腐蝕、飛塵等多種技法將作者意圖表達的藝術形象先刻在銅版上,再轉印到紙張上。由於這種畫種精於表現光感和立體感,具良好的複製性,因此在當時受人們的歡迎和具有良好的市場。
提起法國羅浮宮的銅版畫收藏,很多人會感到陌生。其實這間世界著名的博物館早在1797年成立的時候就開始蒐集16世紀的銅版畫,當時該館被稱為“中央美術博物館”。館藏來自兩個途徑,其中一部分是《國王御藏》,也就是法國帝制時期朝廷及皇室的典藏,另外《皇家繪畫雕塑學院》則是法國皇帝路易十四於1648年創立的學院收藏和出版的銅版畫製品。
“海上絲綢之路”不僅連接中西方的貿易通商,而且將西方的文化和宗教傳來中國。銅版畫也像其他事物隨著傳教士的東來,經過澳門進入中國內地。明朝後期,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就是第一個將這種藝術作品介紹並獻給中國皇帝明神宗。銅版畫的特殊美感,令明神宗為之“驚艷”,就如法國君主一樣讚賞及重視這些藝術作品。
法國羅浮宮博物館曾經在世界各地舉辦銅版畫展覽。是次展覽共展出130餘件法國17至19世紀銅版畫,內容包括《國王御藏》、《皇家繪畫雕塑學院》和難得一見的《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展覽在歐洲銅版畫進入中國的首站──澳門展出,具有特殊的意義。
令人注目的16 幅《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和5幅試樣圖,為清乾隆皇帝平定厄魯特蒙古的準噶爾部叛亂,將新疆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後,授意供職於宮廷的郎世寧等4位耶穌會傳教士畫家繪製的組圖。畫稿完成後,被送往法國由當時優秀的藝術家雕成銅版畫,再送回中國。這16幅為純西洋畫風的組圖,鐫刻細膩精美,印刷精緻考究,顯示當時歐洲銅版畫高水準的鐫刻印刷技巧,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傑作。
澳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周一休館。詳情可瀏覽澳門博物館網頁www.macaumuseum.gov.mo。



此頁面有問題嗎?

幫助我們改進GOV.MO

* 必填項

提交